本姑娘乃初学者,由于毕业论文需要用这些模型,自学又不得要领,遇到很多问题自己总也想不通,希望得到各位大侠的指点。
多谢!!!
1: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向量指的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差别?这个问题是最基本但是一直想象不出来的问题。
2:确定滞后阶数时,AIC和SC并不同时取最小值,如何在EVIEWS中进行LR 检验?结果怎么判别?
3:自相关函数序列呈现正弦波形状时,就可以断定该阶数就是要确定的滞后阶数么?或者这个形状如何才是有效的?
4:有些地方看到基于VAR(3)的Granger关系,有的时候我又感觉先有了因果关系检验才有VAR?在应用的过程中,他们究竟是关系?
5:ADF检验里有1%、5%、10%的t值,只要比所有的都小就平稳了,但1%、5%、10%的t值的相对大小不是一定的么?也就说其实要一个最小的就够了,为什么要这么多?这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详细回答。
附;我的论文需要对面板数据分析,想得到的结果包括因果关系,然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