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97 5
2010-12-02
国务院一纸公文出台外资“新政”,为外企安享多年的税费“超国民待遇”画上了句点。下个月起,外资企业的月度财务报表上将出现两个新的科目: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随着这最后两项“内外有别”的税费征收统一化,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全部税制都已实现“大一统”。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了1万亿美元,投资额的庞大已让中国连续17年登顶发展中国家之最。而如今卸下了税费优惠,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外企还会否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我心依旧”?
“‘十二五’规划讲得很清楚,调整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支点,平等赋税是对市场机制的完善,反映了‘十二五’的基本思想。 ”
外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还有很多。 “外资在借用外债、享受境外担保等外汇管理方面都拥有不同于内资企业的特殊政策,比如在实际业务中,对内资企业借用外债审核多数投否决票,外企则可以在核定范围内自主借债。 ”
更令企业担忧的是,地方**在抛出“橄榄枝”时存在隐性倾斜。“为了政绩考量,有些地方**对其掌握‘生杀大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外企特殊优惠,或为外企贷款提供贴息和专项经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 12:44:40
实行了三十年的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取消。从2010年12月开始,在华外企将被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自此,从理论上说,中国境内企业在税收上实现了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

    取消超国民待遇是一件好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取消所有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都应该取消。

    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理由是技术性的。因为中国已经度过了外汇匮乏阶段,以超国民待遇换技术成效不彰。中国作为世界车间,获得了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以低廉的工资解决了大部分进城农民工的就业。不过,后遗症日益显现:低薪使内需不足、贫富差距加大,付出了环境代价所获利润菲薄;外汇储备集中到外管局手中,人民币币值受到强烈冲击,以外汇占款发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让国内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了1万亿美元,投资额的庞大已让中国连续17年登顶发展中国家之最。中国以超国民待遇换技术小有斩获,但并没有得到核心技术,相反,中国在高铁、煤制油方面的核心技术并不是通过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换来的。

    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中国的企业生存环境仍然不够公平,最大的不公平是,在国企与民企之间存在深刻的身份歧视。

    到目前为止,民企无法深入重要的资源性行业,原油进口与排产安排控制在垄断巨头手中,金融领域的开放只具有象征价值,在铁路等行业呼吁民资入股,却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民资的管理权与分红权。而国企的分红大多在国企内部循环,低廉的资源税保障了国企的资源垄断利润。

    之所以给央企超国民待遇同样出于技术性理由:一是保障重要经济领域的安全;二是维持价格稳定、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定。

    我国必须由国有企业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业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除此之外的行业都应该实行市场开放,由竞争体制产生价廉物美的消费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4:38:52
我国应该按照李斯特的税收理论,扶持和保护民族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24:01
大梦初方醒,贻误多少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36:32
那为什么不是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36:54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