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548 22
2004-08-01
<P>nie版主有一篇质疑无偿献血制度的经济杂文《血库告急:一个经济学的沉闷解释》。文章在网上转贴后,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人的兴趣都集中在一个问题:</P>
<P>有偿献血市场上的血液供应者是不是以血液不健康者(比如吸毒者)为多?也就是说,有偿献血市场是不是一个次品市场?</P>
<P>遗憾的是,最后似乎没有一个大致公认的结论。我自己初步形成了(也可说是参考网友意见后总结出了)一个理论判断(也就是说,我并不是为现实寻找解释,而是形成一个假说性的结论),想听听大家的立场。</P>
<P>一般认为,次品市场成立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血液的供应者对自己的血液质量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信息。我且认同这一点。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前提,即供应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一致的,质量高的给予较高评价,保留价格较高,质量低的给予较低评价,保留价格较低,这或许可以称作同质性假设。但是这一点在血液市场上要被违反。尽管血液不健康者的血液质量比较低,但是血液是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所以血液不健康者对自己的血液的主观评价可能很高,如果健康带给他的效用较高的话。所以我觉得把有偿献血市场看作次品市场是可疑的。</P>
<P>对于一个献血者的消费决策来说,他的最优选择点应该在最后一单位献血带来的效用损失和这一单位血液所换回的一揽子商品(可看作货币)的效用相等处。所以我的推论很简单直白,充斥有偿献血市场的应该是穷人!</P>
<P>结合上面两段,一个全面的结论是这样,有偿献血市场上的血液供应者应该是两种人,要么是对献血带来的生理不适满不在乎的人(对血液的主观评价高的人,认为献血很可怕的人),要么是缺钱花的人。这应该是一个没学过经济学的人,尤其是不懂信息经济学高深理论的人一下子就能得出的直观结论,却被理论搅和了。</P>
<P>上面的解释是有问题的。一般而言,“对献血的不适满不在乎的人”和“缺钱花的人”应该是一回事,因为这根本就是供血者的同一个决策,却在讨论中被生割成两部分,富人的货币边际效用较低,而货币边际效用和献血的边际负效用的权衡是导向消费者均衡的两股力量。</P>
<P>那么结论还是单一的,充斥有偿献血市场的应该是穷人!</P>
<P>请大家发表意见。</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8-1 00:08:00

附:网友的相关讨论(摘自nie的主页)

扶风豪士 其实,对于无偿献血的经济解释,巴泽尔在他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已经做了说明。为什么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无偿献血而非有偿?恰恰就是聂文中所考虑到的有偿献血市场的逆向选择,即,有偿献血市场吸引来的献血者大多是血液不健康者。但,是否这个逆向选择的消除是聂文所说的“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那么容易呢?这个可能张李兄更有说话权。

2004-7-27 12:54:00 张三李四 "有偿献血市场吸引来的献血者大多是血液不健康者"

扶风兄这个结论如何得出?

2004-7-27 13:01:00 Hammurabi 逆向选择可能涉及到的就是售卖血液的人血液质量的信息问题,这个涉及到快速检测的技术问题。如果这个技术做到了,就解决了市场中的一个信息成本问题,制度安排就会产生变化,这其实是技术推进制度变迁的一个例子。

2004-7-27 13:15:00 扶风豪士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4-7-27 13:01:00的发言: "有偿献血市场吸引来的献血者大多是血液不健康者"

扶风兄这个结论如何得出?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2004-7-27 13:32:00

张三李四 以下是引用扶风豪士在2004-7-27 13:32:00的发言: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这个和旧车市场不一样吧?献血者一般也不会知道自己血液的质量。就算知道,我觉得在固定价格下,劣质血液的供体也不会比优质血液的供体优更强烈的出售动机。

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信息是两回事。

2004-7-27 13:38:00 扶风豪士 这方面张李兄当然比我更知情。但据巴泽尔的分析,那些吸毒的群体更有动机去卖血。但如果血液是免费的,那么他们就没有动机去卖血。这说明了市场机制并不必然比非市场机制更好。

另外,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信息是有差别的。在逆向选择的模型中,关键的是信息不对称。

2004-7-27 13:46:00

张三李四

扶风兄不必客气,我从你那里学到很多。你昨天对“长期“的阐释就纠正了我的错误认识。

我同意吸毒的群体更有动机去卖血,但我觉得不是因为逆向选择,而是因为对货币的更加渴求。这与卖血的人群多为穷人道理是一样的。

2004-7-27 13:53:00 扶风豪士

呵呵,这似乎与“卖血人群多为穷人”还有些不一样。如果照张李兄的说法,“是因为对货币的更加渴求”,那么我们也可以形容健康保险市场的身体状况差的人“对保险有更加渴求”,呵呵。

我们不妨这么认为:相比正常人来说,吸毒(当然血液质量差)者对自己的血液有更低的评价,(假设吸毒者知情,即比买血者具有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信息),那么,在相同的血液市场价下,吸毒者将驱逐正常人。

2004-7-27 14:03:00 张三李四 我的想法是这样,如果我们把血液理解为个人拥有的一种“要素“,其性质大概与劳动力相似。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应量有限,另一方面又可以再生。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对个体来说,血液价格和其他商品及要素价格被视作既定,一个个体的均衡选择好像与其对自身血液的质量评价无关,而取决于它对献血的边际效用评价(或者说边际替代率)

2004-7-27 14:26:00 张三李四 当然,扶风兄所说的好像也有道理,让我在想想,呵呵。 2004-7-27 14:29:00 张三李四 就像劳动一样,一个劳动者愿意提供多少劳动,并不取决于他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评价,而是取决于他对劳动的边际效用评价。 2004-7-27 14:4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 00:45:00

我在原文中好像已经指出了,如果有偿献血存在的话,那么主要的卖者将是穷人。(参看文章后面有关献血的收入效应分析。)所以,你的推理我是同意的。

但是,我不同意说血液市场将是次品市场。理由是,通过技术可以迅即甑别出血液质量,因此信息不对称现象应该不严重。理由是,你看街道上的流动采血车,它就是当即验血,当即抽血。如果民工去献血,还不是一样检验然后抽取么?

当然,我不清楚技术的科技含量高不高。如果不是很高的话,有可能采血机构认定民工们很少去无偿献血,所以不用担心血液质量,技术差一点没有关系。但是,你敢说艾滋病人不去献血么?所以,我推理的结果是,技术上的甑别应该是不难的,所以信息不对称现象可以消除,所以可以有偿献血。

期待大家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 00:56:00

有偿献血市场上存在的是穷人,或者是缺钱用的人。余华笔下的许三观为了用卖血的钱养家糊口差点没了命,后来路径依赖了,为了喝二两黄酒吃一盘炒猪肝而去卖血,小搓一顿的边际效用就等于卖一次血的边际效用。

其实,穷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献血带来的生理不适满不在乎的人”。这也是一种信息不完全的表现吧,比如许三观就不知道频繁献血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很大。

有一点——讨论稿提到的:尽管血液不健康者的血液质量比较低,但是血液是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所以血液不健康者对自己的血液的主观评价可能很高,如果健康带给他的效用较高的话。所以我觉得把有偿献血市场看作次品市场是可疑的。

但是,吸毒者或者患病者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是劣质的呢?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维持毒瘾才不得不卖血吧。这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 09:05:00
缺乏利益激励的血液运作没有多少人踊跃参与,而假如血液过于市场化必然带来惟利是图的血液生产者对次品血液的不断供应。我认为,血液市场的正常发展必须以快速检验技术为保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1 10:22:00

我主要想说,即使存在对血液质量的信息不对称,也不是一个次品市场。

“穷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献血带来的生理不适满不在乎的人”。”——关于这一点,我是从均衡概念中得出的,因为这根本就是一项最优决策的两个方面。sylvia认为这是信息不完全,且不论信息不完全对问题结论有没有影响,我不能同意这个判断。很简单,我对许三观行为的解释就是他想喝酒吃猪肝想疯了,并非不知道频繁献血的害处。如果依穷人信息不完全的说法,穷人不知道血液的适量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无害这样的科学道理,应该更拒绝献血。

“吸毒者或者患病者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是劣质的呢?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维持毒瘾才不得不卖血吧。”——这还是一个有钱没钱的道理,富有的吸毒者或者患病者会去卖血么?供血者中有吸毒者,这个结论没问题,但仅仅是因为吸毒者很大程度上是穷人而已,而穷人却不止吸毒者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