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使用机会成本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 机会成本既有可计量的方面,也有不可计量的方面。在某些条件下,不可计量的方面却在要素资源的使用方向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问题都是成本和收益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成本和收益都是可以用货币来准确计量的。很多时候主观感觉和心理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对要素资源在机会使用上作选择时,已不再单纯地停留在货币因素上,而是在追求着一种更为理想的主观评价;这里的主观评价不仅包含了对一项抉择在货币因素上的满足,还包括工作种类、方式等等上的认同感、成就感、社会声望以及工作技能在机会使用过程中所得到的提高,闲暇时间在更多上的占有和使用等。这些同样也是要素资源在一机会下所取得的收益,也就必然构成该要素资源在另一机会上使用的机会成本,但这些因素却无法计量。正是这些因素从理论上解决了为什么有的人宁可放弃较高的报酬而去寻求一份货币收益大大减少,但有自己自由发展空间的工作等一些社会现象。
(二) 有些时候,某一要素资源的收益也会不完全等于该要素在另一机会上使用的机会成本。
众所周知,某一要素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是对该项资源的最有效率的使用而失去的收益。但实际上这其中却包含着一项隐含的条件,即对某机会的使用权力为某单个要素资源使用者所拥有。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拥有对某一机会的使用权的要素资源拥有者却不只一个,而是两个或两上以上;且不同的要素资源的使用者对同一机会所采取的策略在相互之间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着对该机会使用的收益。具体地说,假定有同质要素资源使用者—甲和乙,在对同一机会的使用决策上就存在着博奕。在机会的最佳介入点上,甲一旦选择介入,乙可以选择介入,也可选择不介入。假定乙也选择介入,而甲、乙市场力量均等,此时,该机会的最佳时点的收益由甲、乙双方平等享有。可见,乙放弃介入而选择机会B,乙的要素资源在机会B上使用的机会成本会因甲对机会A的介入而只是在机会A上所得收益的一半。正是由于博奕的存在,解决了为什么一些要素资源者可以放弃在某机会上对要素资源的最有效率的使用,而选择次优使用等等。
(三) 机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会的收益是非既定的。
机会强调的是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的过程,具有时限性。一般地说,在这个过程中,该机会的使用有一个最佳的时点。在这个点上,要素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而在这个最佳点的前一段时机,该机会的收益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增;在这个最佳点的后半部分时机中,该机会的收益又呈递减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某一素资源的使用,起初其价值远未为人们所认识,该机会的收益也就不可能是最佳的;随着人们对该机会的价值的逐步认识,其收益很快就达到最佳点;而在后一般时机,由于越来越多的竞争者的介入,使该机会所能实现的价值降低,其收益减少。其二,对于同质同量的要素资源在不同机会的使用中,各机会所提供的报酬率是不尽相同的,这种不同机会收益上的差别(在充分竞争条件下)通过竟争,收益也处在不断地调整、变动之中。正是由于机会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任何要素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不会是常量,而是一个随时间推进的变量。因此,要素资源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时间序列过程中机会收益的不同量来计量其机会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要素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
(四) 由于获取和利用不同的机会产生的费用支出会抵消要素资源的部分收益,所以一个选择的机会成本要低于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上的最高收益。
人们在获取、利用机会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支出。因为在机会的获取上,人们要对各种政治、经济、政策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不同的信息在获取途径上有所差异,进行整理、分析的难度有也有大小之分。所以对不同的机会在分析上的物质耗用、时间、精力支出不同,即使用机会的成本不同。所以,如果某一机会的获取成本较高,则要素资源在另一种机会上使用的机会成本并不全部为要素资源在这种机会上使用所得收益,而是低于其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