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andmoon2046 发表于 2010-12-13 02:45
按要素分配是凭借对要素的占有权获取分配,也就是说资本家凭借对物(生产资料)的占有获取分配。按劳分配是根据劳动量来分配,他隐含工人应该占有自己的劳动,也就是说凭借对人(劳动力)的占有获取分配。
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出发点还是私有权。
那么劳动者的劳动力是不是就是他自己的了?马克思是认为是,那么资本家也可以从这个逻辑解释按要素分配的合理。
人的劳动能力和天赋有一定关系,按劳分配如何解决天赋弱的人的问题?
我觉得,计划经济的出发点该是劳动者的劳动力不是私人占有,而是社会占有,分配只能按需分配。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3 17:35
3# sunandmoon2046
提醒一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很明显。你把按要素分配也看作按劳分配。啥叫“劳动贡献”?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1&from^^uid=1123236
如果把按劳分配仅仅理解为按“劳动力”分配,当然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很明显。
但如果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各生产要素的“劳动贡献”分配,则二者可以成为一家。
例如劳动者在除去资本家生产机械的个体劳动中,10小时可以(净)生产1米棉布,并且价格10元;按照“劳动贡献”的原则,这10元价格全部成为劳动报酬
而在加入资本家生产机械的集中劳动中,10小时可以(净)生产3米棉布,并且价格30元;按照“劳动贡献”的原则,其中10元价格成为劳动报酬,20元价格成为资本利润。
sunandmoon2046 发表于 2010-12-13 18:14你的解释是马克思批判的。这里牵涉到价值理论。首先价格不是劳动报酬,生产成本没了?其次,扣除生产成本后利润的分配才是讨论分配问题的出发点。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3 17:35
3# sunandmoon2046
提醒一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很明显。你把按要素分配也看作按劳分配。啥叫“劳动贡献”?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1&from^^uid=1123236
如果把按劳分配仅仅理解为按“劳动力”分配,当然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很明显。
但如果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各生产要素的“劳动贡献”分配,则二者可以成为一家。
例如劳动者在除去资本家生产机械的个体劳动中,10小时可以(净)生产1米棉布,并且价格10元;按照“劳动贡献”的原则,这10元价格全部成为劳动报酬
而在加入资本家生产机械的集中劳动中,10小时可以(净)生产3米棉布,并且价格30元;按照“劳动贡献”的原则,其中10元价格成为劳动报酬,20元价格成为资本利润。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3 19:50
9# sunandmoon2046
你的解释是马克思批判的。这里牵涉到价值理论。首先价格不是劳动报酬,生产成本没了?其次,扣除生产成本后利润的分配才是讨论分配问题的出发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1&from^^uid=1123236
1 马克思能够批判他从未见过的解释吗?
2 你没看清实例中所说的正是扣除成本之后的——“净”产品吗?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3 20:00
10# 张副书记
生产成本中只有劳动能使价值增值,而其他资料都是死的 不会自己多起来 只有经过劳动的改造才能有新的使用价值。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1&from^^uid=1123236
在现代社会里,“劳动”是由劳动力和生产机械共同组成的;所以,只有劳动力和生产机械共同组成的“劳动”,才能实现产品的增值!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4 10:58
14# 王书记
现代社会的生产机械本身也是劳动创造的,所以所谓生产机械与劳动的配合归根到底还是不同生产阶段的劳动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就是制造机器的劳动和使用机器的劳动之间的配合 归根到底还是劳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2&from^^uid=1123236
正因为生产机械也是劳动创造的,并且也加入劳动过程;所以在劳动“创造”的产品价格中,应该有生产机械的贡献。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4 11:52
15# jackloo
回到LZ的问题,我认为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按照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比例来分配剩余价值,差别是前者的劳动力价值归资本所有者所有,后者归全社会公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2&from^^uid=1123236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一种理念,而“按要素分配”则是客观事实。
所以,若要使这个理念和客观事实相一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再将按“劳”分配仅仅理解为按“劳动力贡献”分配,而应该理解为按“劳动要素贡献”分配。
例如资本家的机器使工人个体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则在现有集中劳动生产率中,1/3是劳动力的贡献,2/3是资本的贡献;从而在现有(净)产品总额和(净)价格总额中,1/3成为劳动报酬,2/3成为资本利润。
至于你说的“价值比例”,也只有归结到这个基本层面上来才有意义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4 11:52
15# jackloo
回到LZ的问题,我认为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按照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比例来分配剩余价值,差别是前者的劳动力价值归资本所有者所有,后者归全社会公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2&from^^uid=1123236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一种理念,而“按要素分配”则是客观事实。
所以,若要使这个理念和客观事实相一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再将按“劳”分配仅仅理解为按“劳动力贡献”分配,而应该理解为按“劳动要素贡献”分配。
例如资本家的机器使工人个体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则在现有集中劳动生产率中,1/3是劳动力的贡献,2/3是资本的贡献;从而在现有(净)产品总额和(净)价格总额中,1/3成为劳动报酬,2/3成为资本利润。
至于你说的“价值比例”,也只有归结到这个基本层面上来才有意义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4 12:00
16# wufei2134
基本内容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6605&page=2&from^^uid=1123236
把按劳分配理解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不对的。
1 它显然违背全部客观事实。
2 既然如此,马克思为什么认为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法权”呢?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14 12:24
17# wufei2134
(按生产要素分配)它包括三层含义:(1)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依据是要素所有权;
——主体的确是要素所有者,但依据却不是要素“所有权”,而是各生产要素在集中劳动生产率中的“贡献”。
(2)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价值;
——更确切的说法是:客体是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生产出来的产品及其价格,
(3)分配的衡量标准,这涉及到按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还是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
——分配标准无须包括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有些多余),只需包括它们各自对集中劳动生产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