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关于泗水砭石的报道,当地农民盖房子都不愿用的破玩意一年之间从3、4百元一吨涨到最高时1.5万一吨,于是有人怀疑这天价砭石是否“物有所值”
那么物的值到底是什么呢
马克思说是商品里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波动本身就是很模糊的概念,波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波动,或者说向上波动还是向下波动?波动持续的时间有多久呢?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得到明确回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并不是真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当然阶级斗争也只是被极端滥用而已)
还有一种所谓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把人的主观心理评价作为价值的标准,把价值当成一种满足程度的具体物化,然后转化成各种数学形式,绕了一圈其实无非是在玩弄文字游戏,用现象说明现象而已。我对该理论的疑惑主要有两点:1,商品是因为有价值才能满足人的需求,而该理论把人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看做价值的基础,说了一圈还是在谈现象2人的主观心理本来就是受外界影响很严重的,并且我们到底是坚持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是在有待商榷。
关于价值论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