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L1979 发表于 2010-12-29 22:23
7# yuer10
偶,是他呀,领教过。
关于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这位老兄说是乱弹琴。
其实他是从一元线形角度否定此模型。
这就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优秀的经济学学生总是喜欢证明经典理论中推倒过程的错误,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而却忽略模型本身经济学意义。”(是某个经典经济学教材前言里的话具体记不清了)
他学物理的,总是让别人从模型角度证明,其实忽略了经济学意义。
实际上,巴萨模型远比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购买力平价先进多了。
可世界银行依然在用购买力平价。
学物理的人总用理学逻辑判断经济学,因为模型错误所以理论一无是处。所有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受的起类似物理学的检验证明才能叫做理论。因此这位老兄对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屑一顾。除了国计学,什么都不是理论。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12-30 03:14你说的莫非是那个写国计学的那位,说Black-Scholes不是arbitrage free,要把BSmodel 推倒从来,还说ito 是错的那个大牛CRL1979 发表于 2010-12-29 22:23
7# yuer10
偶,是他呀,领教过。
关于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这位老兄说是乱弹琴。
其实他是从一元线形角度否定此模型。
这就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优秀的经济学学生总是喜欢证明经典理论中推倒过程的错误,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而却忽略模型本身经济学意义。”(是某个经典经济学教材前言里的话具体记不清了)
他学物理的,总是让别人从模型角度证明,其实忽略了经济学意义。
实际上,巴萨模型远比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购买力平价先进多了。
可世界银行依然在用购买力平价。
学物理的人总用理学逻辑判断经济学,因为模型错误所以理论一无是处。所有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受的起类似物理学的检验证明才能叫做理论。因此这位老兄对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屑一顾。除了国计学,什么都不是理论。
CRL1979 发表于 2010-12-29 22:23
7# yuer10
偶,是他呀,领教过。
关于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这位老兄说是乱弹琴。
其实他是从一元线形角度否定此模型。
这就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优秀的经济学学生总是喜欢证明经典理论中推倒过程的错误,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而却忽略模型本身经济学意义。”(是某个经典经济学教材前言里的话具体记不清了)
他学物理的,总是让别人从模型角度证明,其实忽略了经济学意义。
实际上,巴萨模型远比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购买力平价先进多了。
可世界银行依然在用购买力平价。
学物理的人总用理学逻辑判断经济学,因为模型错误所以理论一无是处。所有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受的起类似物理学的检验证明才能叫做理论。因此这位老兄对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屑一顾。除了国计学,什么都不是理论。
CRL1979 发表于 2010-12-30 08:59碧波前些年在主要经济学论坛很是风光,由于经常质问经典理论,特别是有时涉及到北大某个教授便引来一群中心和光华的博士辩论。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12-30 03:14你说的莫非是那个写国计学的那位,说Black-Scholes不是arbitrage free,要把BSmodel 推倒从来,还说ito 是错的那个大牛CRL1979 发表于 2010-12-29 22:23
7# yuer10
偶,是他呀,领教过。
关于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这位老兄说是乱弹琴。
其实他是从一元线形角度否定此模型。
这就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优秀的经济学学生总是喜欢证明经典理论中推倒过程的错误,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而却忽略模型本身经济学意义。”(是某个经典经济学教材前言里的话具体记不清了)
他学物理的,总是让别人从模型角度证明,其实忽略了经济学意义。
实际上,巴萨模型远比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购买力平价先进多了。
可世界银行依然在用购买力平价。
学物理的人总用理学逻辑判断经济学,因为模型错误所以理论一无是处。所有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受的起类似物理学的检验证明才能叫做理论。因此这位老兄对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屑一顾。除了国计学,什么都不是理论。
他反驳经典理论的方式也很经典。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反驳。只是运用的是物理学的逻辑。就象今天论坛讨论最热的问题,经济学 是模糊的还是精确的。他从精确性的角度质疑经典模型。
举个例子。比如劣币驱逐良币(当然这个理论太简单他不屑于批判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他批判理论的方式)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也列出一个模型。比如将两种币交换比例、市场交换行为等拿一元模型反映出来。他会说一元模型是错的,无法反映动态的状态,交换前与交换后市场变化,交换本身过程不能精确的反映动态的问题,实际社会是动态的,这种模型根本就是错误的。不仅模型是错的,因此这种经济学结论也是错的。“我既从经济学角度反驳,又从模型推导过程反驳,是彻底的反驳”。“你的辩论中哪怕有一点经济学思想都会赢得我最起码的尊重”
他的国计学模型是动态的,因此他有足够的理由反驳所有一元线形的经济学模型。
我老婆学工科,后来我也看了一些物理学的博士论文。发现,很多都是将既有的物理反应或工艺静态模型升华成动态模型。
这样在物理学领域会使结果更加准确,更有利于重复和检验。
壁波显然是受这种物理学逻辑和思想的影响,将所有经济学模型批判一遍。
其实,闷在罐子里的物理学反应和经济社会有本质的区别。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论坛讨论“经济学精确与模糊”的问题的原因。
经济学是应用的,只要能用,有一定解释意义就要认可,不能象那位老兄一样,从精确角度批判。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12-30 03:14你说的莫非是那个写国计学的那位,说Black-Scholes不是arbitrage free,要把BSmodel 推倒从来,还说ito 是错的那个大牛CRL1979 发表于 2010-12-29 22:23
7# yuer10
偶,是他呀,领教过。
关于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这位老兄说是乱弹琴。
其实他是从一元线形角度否定此模型。
这就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优秀的经济学学生总是喜欢证明经典理论中推倒过程的错误,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而却忽略模型本身经济学意义。”(是某个经典经济学教材前言里的话具体记不清了)
他学物理的,总是让别人从模型角度证明,其实忽略了经济学意义。
实际上,巴萨模型远比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购买力平价先进多了。
可世界银行依然在用购买力平价。
学物理的人总用理学逻辑判断经济学,因为模型错误所以理论一无是处。所有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受的起类似物理学的检验证明才能叫做理论。因此这位老兄对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屑一顾。除了国计学,什么都不是理论。
CRL1979 发表于 2010-12-30 12:24
一元线形是碧波和我在论坛辩论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因为巴萨基于一元线形关系,所以是错的,剩下的根本不用看”
国计学贸易平价模型的确很先进,考虑了货币因素。
只是我对这位老兄对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态度不认可。
巴、萨分别提出巴萨效应时本来没有模型,是后人加上去的。远比购买力平价高级,可是提出理论的时候也没有把购买力平价贬的一无是处呀。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认识,经济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碧波到好,上来就说巴萨效应是乱弹琴。
碧波的理论实际上是拓展了传统理论,当然,其他学者例如杨长江、丁建平等都有从不同角度的拓展。
可只有碧波批判了这个理论,贬的一无是处。甚至对其他学者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屑。
另外,他对各阶段的理论总是抱着批判的态度。例如:由于对国际经济学不是十分了解,没有了解的时候就开始批判一些理论,其实这些理论已经有新的发展了有些已经解决他提出的问题。
他这个人对什么理论都是批判为主,不是站在发展的角度,根本上是不愿意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所以要另起炉灶,要让“国计学”代替西方经济学。
其实,我个人认为,虽然说国计学水平很高,但对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应用和阶段性意义还是要认可为好。
CRL1979 发表于 2010-12-30 08:59碧波前些年在主要经济学论坛很是风光,由于经常质问经典理论,特别是有时涉及到北大某个教授便引来一群中心和光华的博士辩论。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12-30 03:14你说的莫非是那个写国计学的那位,说Black-Scholes不是arbitrage free,要把BSmodel 推倒从来,还说ito 是错的那个大牛CRL1979 发表于 2010-12-29 22:23
7# yuer10
偶,是他呀,领教过。
关于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这位老兄说是乱弹琴。
其实他是从一元线形角度否定此模型。
这就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优秀的经济学学生总是喜欢证明经典理论中推倒过程的错误,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而却忽略模型本身经济学意义。”(是某个经典经济学教材前言里的话具体记不清了)
他学物理的,总是让别人从模型角度证明,其实忽略了经济学意义。
实际上,巴萨模型远比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购买力平价先进多了。
可世界银行依然在用购买力平价。
学物理的人总用理学逻辑判断经济学,因为模型错误所以理论一无是处。所有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受的起类似物理学的检验证明才能叫做理论。因此这位老兄对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屑一顾。除了国计学,什么都不是理论。
他反驳经典理论的方式也很经典。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反驳。只是运用的是物理学的逻辑。就象今天论坛讨论最热的问题,经济学 是模糊的还是精确的。他从精确性的角度质疑经典模型。
举个例子。比如劣币驱逐良币(当然这个理论太简单他不屑于批判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他批判理论的方式)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也列出一个模型。比如将两种币交换比例、市场交换行为等拿一元模型反映出来。他会说一元模型是错的,无法反映动态的状态,交换前与交换后市场变化,交换本身过程不能精确的反映动态的问题,实际社会是动态的,这种模型根本就是错误的。不仅模型是错的,因此这种经济学结论也是错的。“我既从经济学角度反驳,又从模型推导过程反驳,是彻底的反驳”。“你的辩论中哪怕有一点经济学思想都会赢得我最起码的尊重”
他的国计学模型是动态的,因此他有足够的理由反驳所有一元线形的经济学模型。
我老婆学工科,后来我也看了一些物理学的博士论文。发现,很多都是将既有的物理反应或工艺静态模型升华成动态模型。
这样在物理学领域会使结果更加准确,更有利于重复和检验。
壁波显然是受这种物理学逻辑和思想的影响,将所有经济学模型批判一遍。
其实,闷在罐子里的物理学反应和经济社会有本质的区别。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论坛讨论“经济学精确与模糊”的问题的原因。
经济学是应用的,只要能用,有一定解释意义就要认可,不能象那位老兄一样,从精确角度批判。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12-31 00:08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仅仅想说的是。 要是从他所谓“精确性”去批判,或者利用动态去批判静态,那简直就是很扯蛋的批判方法。这就像力学里面,我用动力学计算的结果,去批判静力学计算的结果一样,只能用扯蛋来形容。
难听的说,经济学和金融类的模型描述的精确性,甚至要比相当大量工科模型的精确性要高不知道多少倍。
就像之前我们还开玩笑,那时候回顾一些项目可行性的时候,那些经济和管理学模型推算的npv,irr,甚至钢铁期货价格走势的偏离R值,准确率还比我们做的那些精确动力学模型的偏差值还小。
一个模型,一个理论之类。本来就存在模糊性或者本身的描述也是有局限性的。 但是关键的不是去批判这个局限性,而是应该去理解这个模型或者理论到底是想描述什么,能不能描述清楚希望描述的事情。
但是工科和经济模型在实际赚钱应用的时候,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工科计算时候会加上一个安全系数。 但是金融的 trade model,或者那些经济计量模型。 不能说我加一个安全系数是乘与1.5吧。
而至于批判模型,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去批判假设,偏偏很多人爱干的就是这个事情,差别只是批判的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