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1782 2
2010-12-19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企业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体。因而,只有单个企业的发展,才有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发展了,才有整个社会的文化繁荣。如果企业只是注重以盈利为目的,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品牌的打造,这样的企业发展是不健康的。例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诸如毒奶粉事件等等诸多问题,就是优秀企业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只有努力建设和打造企业文化,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否则,再完美的法制体系,也解决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何打造企业文化的设想和方法。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转型并正以大踏步的高速发展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共体中,作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已正由世界经济大国逐步进入经济强国。在这一特定时期,既面临了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日本上世纪60年代发展初期的共性,也面临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复苏和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精神的、道德的、制度的、法律的因素等等,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推动和制约作用。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论证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作用与反作用。这一带着普遍规律的社会基本矛盾,同样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这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普遍规律及其因此而形成的社会基本矛盾,影响并渗透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只针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谈点看法。
    从总体而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领域的发展是健康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克服了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为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正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这一现实,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上层建筑,包括法律、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等是基本适应现阶段经济基础的。党中央的经济政策,改革开放的措施,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适时调控,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社会的人文精神、文化道德建设等等,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过对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反思,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优越性。
    然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样一对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矛盾中,当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上层建筑仍然停止不前,势必要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否则,当这一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时,采取极端手段进行变革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目前上层建筑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大体上是相适应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就企业而言,它是经济基础的基础,企业稳定了,经济基础也就稳定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地解决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问题,才是我们所要做的。
    什么是文化?从广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而言,是指社会的意识的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随着民族的生产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同时,文化的发展还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对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是社会物质生产、流通、服务性的独立核算单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取决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而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同样离不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制约。它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反映。因而也就产生了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物质生产、流通、服务中,为实现自身的目的而合理组织人与物的要素,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它包括管理中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科技进步,企业创新,企业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企业道德,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企业人文精神等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以相应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和保证。无论是怎样性质的企业,也无论企业的大小,每一个单独的企业及其文化是不一样的,可谓千差万别。它既受整个社会总体文化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个体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能促进本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又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
    从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文化是积极向上的。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基本是相适应的。特别是中华民族的那种勤奋勇敢,敢为人先,吃苦耐劳,聪慧务实,勇于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等精神,是我国企业文化的基石。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与之相适应的法制体系尚未完善,一些企业思想观念还相对落伍,以至出现许许多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早年出现的假酒问题,近年来的毒奶制品问题,假药问题,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工程质量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矿难问题,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乱收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生活尊严问题,人身安全问题,黄赌毒问题,行贿受贿问题等等,许多问题触目惊心,有些问题禁而不止,屡屡发生。有的已积重难返,有的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有的已形成了企业的潜规则,有些只顾眼前的利益,不管企业的长远发展,使得许多企业没有后劲。在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中,有些是体制机制问题,有些是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有些是法制尚未完善的问题,有些是监督力度问题,有些是企业领导层素质问题,有些是职工文化素养问题等等。认真解剖这些问题,便不难发现,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企业文化缺失问题。只有在全国所有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建立起与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并推进这一体系的建设创新,才是解决企业中所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何才能使我国数以百万计的企业都有各自特色的企业文化呢?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流通、服务型企业,对于同在一个国家而言,它们都是一个小社会,小环境。大环境可以影响小环境,小环境也可以影响大环境。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总体文化繁荣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文化繁荣,而各个企业的文化繁荣,同样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文化繁荣,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决定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与企业文化的多元性。既然企业文化是一种多元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注定是在企业自成立那天起,随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而逐步累积形成和不断完善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必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而是企业决策者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追求的一种目标,有眼光的企业领导人都知道,企业的发展,是需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的。一个企业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才是正道。一个企业的精神财富,又能促进企业的自身的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品牌,就是一个企业的精气神,就能为这个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大的利润。然而,能参悟到其中的奥妙的企业领导者不多。单纯盲目地追求利润,甚至为此不择手段,这样的企业是不健康的、是无序的,发展注定也就没有后劲。眼光的短浅导致企业的短命,有的甚至还会危害到社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深层思考,企业文化品牌的打造,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需求。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起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是我国文化体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市场运作的模式去打造我国的企业文化品牌,应是大势所趋。



作者:单鲁碧 彭道杰 来源:《企业研究》2010年第10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9 20:28:02
企业文化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09:09:20
写的太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