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903 67
2010-12-20
驳张宇,国企垄断就是导致“财产占有差别”的一种形态
黄焕金

中国人民大学张宇先生说:“对于我国目前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两极分化作为一种趋势和日益临近的威胁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不应当回避。同时需要明确,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趋势的主要原因,绝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来自于所谓的国有经济的垄断和**的过多干预,而是来自于财产占有差别的日益扩大和劳动与资本利益的日益分化……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由财产占有的差别导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此段话存在什么问题?张先生一方面承认目前中国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努力批驳那种将国企垄断看作造成这种分化的重大原因的观念。许多人都知道,张先生的一切理论作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公有制,而在他看来,公有制就是国有制,而ZF办企业就是国有制、因而是公有制的根本形式。因此无论如何,张先生是要维护这种“ZF办企业”的基本体制的。所以就不难明白,面对“有的人认为……来自于所谓的国有经济的垄断和**的过多干预”导致贫富分化的思潮,他一直挺身而出进行反驳。
但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并未看到他的这种反驳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只是说“财产占有差别”才是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但是人们不用多想就会知道:国企垄断不正是导致“财产占有差别”的一种形态吗?甚至就是一种最大的“差别”形态。国企内部的人通过对国家财产的支配权而长期获得超额利益,不正是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正的重大原因吗?国企内部人虽然名义上不是国企的所有者,但他们却是这种企业资产的支配者,他们自然可以通过这种支配力来让国企资产为他们自己各个个人谋取最大利益。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情况。众所周知,占有一种财产并不等于占有太多的利益,只有通过占有这种财产所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的利益,才能占有更多的利益。比如,单单占有一个5000万元资产的国企并不能给人带来太大的利益,只有占有这5000万资产所源源不断地生出的利益,才能给人带来更大利益,何况这5000万的国企资产是有垄断市场特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0 19:37:48

实际上,不拥有支配权的所有权,是被架空了的所有权,就象目前国家对国企那样被架空(国家向国企要点利润很难)。相反,不拥有所有权的支配权,却要比所有权者拥有支配权更好,因为他并不需要为获得所有权而付出相应代价,却能获取同样的好处。比如,一个人P办个私人企业需要投资一大笔钱A,他投资这笔钱所获得的利益B,是需要付出代价A的。但对于国企人Q来说,他们不需要付出投资A,就可以获得利益B。可见,尽管私人P拥有投资A的所有权而国企人Q不拥有投资A所有权,但只要拥有支配权,只要因拥有支配权而获得同样的利益B,那么,国企人Q仍然要比私人P更好得多,因为,在此国企人Q是无本万利的好生意。所以,能够导致贫富分化迅速恶化的,显然象国企人Q的情况那样,成本要由别人来承担,而利益则由自己获得的情况。如果要私人来制造这种贫富分化,那么他们要比国企人难得多,因为他们每获1元利,都要减去付出的部分,但国企人就不用这样,他们每获1元利,就不用减去付出的部分,或者所减部分很小。你看,谁所制造的贫富分化更大?况且,私人办企业总是些竞争性企业,而国企总是些垄断型企业,这两者所创造的利益大大不同,所导致的贫富分化效应大大不同。
    以下有两种收益模型:
私人P的收益模型:S=M-C
国企人Q的收益模型:S=M+N
(其中,S假设为办一个企业所获得的纯收入,M是办一个企业所获得的总收入,C是为获得M或S所付出的成本,N是所办企业的产品获得市场垄断地位所带来的额外收入)
   
以上两个模型是指私人和国家办同一个企业所产生的不同收益模式。可见,在国企人Q的收益模型中,国企人Q所获得的收益要比私人P大得多,一方面他们不用付出成本C,另一方面他们又获得垄断利益N。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国企人Q在社会上制造贫富分化的能力要比私人P大很多,尽管国企人Q并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而私人P拥有这个所有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0 19:38:12

不拥有一件物品的所有权但却拥有这件物品的支配权,这也是对这件物品的占有权,或称“霸占权”,即本来物品并不是你的,但物品的所有使用权与收益权都归你占有,这不是霸占权又是什么?可见,当私人对他们所付出成本创建起来的企业拥有所有权时,国企人却对国家所办企业拥有霸占权。所以,张先生所说的“财产占有差别”在私人与国企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私人是合理的占有,因为他已经付出合理的成本,而国企人则是霸占。这显然构成了企业财产占有上面的“差别”了。
中国的贫富分化,如果没有因“ZF的过多干预”所导致的极其严重的权钱勾结(垄断国企是权钱勾结的一种显性形式)模式,哪来那么大的力量在短短30年内就将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拉到今天如此严重的贫富分化局面呢?私人没有这个力量,因为他们没有权,私人要有一点力量,还要买通权力才行。因此,中国的贫富分化问题,并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更多是一个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的问题。张先生将贫富分化归结为私人资本主义,而没有看到政治因素,这只能说明他短视而已,尽管他搞的是政治经济学。按理,搞政治经济学的人应该比任何人更懂得“权力”这个政治的核心因素在经济中的绝对力量的,更应该懂得“ZF的过多干预”对权钱勾结的关键作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0 21:2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0 22:50:14
顶!!!!!!!!!!!!!!!

黄老邪名言:私人是占有,国企是霸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1 04:48:52
呵呵,老黄总是喜欢混淆一切。
        要分析国企是否是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首先看国企在经济中比重,从相对值看,国企数量比重大幅下降,从1998年的39%降低到2009年的4.72%;收入比重也在持续降低,降幅明显,从1998年的52%降低到2009年的28%;利润比重存在波动,没有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就业比重有了大幅降低,从1998年的60%降低到2009年的20%。呵呵,从现实看,没有“抓大放小”私有化之前,基尼系数不大。给个1991年至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基尼系数数据:1991 0.32
1992 0.34
1993 0.36
1994 0.36
1995 0.35
1996 0.38
1997 0.38
1998 0.39
1999 0.40
2000 0.44
2001 0.45
2002 0.45
2003 0.46
2004 0.47
2005 0.47
2006 0.49
2007 0.50
2008 0.49
      其次要分析下国企内部收入差距。有一个数据表明,2002年国企负责人实际平均薪酬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是12.7倍,2003年达到13.6倍,收入差距最大的地产行业达到27.6倍。收入差距是在扩大。而企业管理层拿高薪的原因,恰恰是hhj们宣传滴经济学原理:很多国企高管不同于改革前的企业经理人员,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老一代企业家打下江山后雇佣的支薪经理,他们不同程度上具有创业者的性质,“人家搞起来的企业,应该有一份合法权益”。当然外部滴“福布斯排行榜”滴刺激作用也很明显。这些企业高管也很郁闷,企业搞不好,要挨骂,企业搞好了也要挨骂,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某次发言就是这个心态。其实,想hhj这类“私有化”主张者来说,国企就是“原罪”,他们可以为黑砖窑,十三跳辩护,却看不得国企壮大。
       老黄混淆了很多概念,国企有很多行业,垄断滴有限,国企目前在工业竞争性行业中,石油62%、黑色46%、有色占35%、汽车还占44%、饮料占24%、化工24%、印刷21%、医药18%、化纤17%、仪表等11%。国企的好处是国家可以干预,如:李荣融说:“现在央企高管年收入最多的就是中国移动老总王建宙,二00七年是一百三十三万,业绩薪先给他的是百分之六十,留下百分之四十。给他这样发薪水可能在国际上是我发明的,万一他在任期中做得不好,我还能扣他的钱,如果全给完了,以后人都找不到了。”又如:在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也结束了国企、央企“利润独享”的历史。2010年5月12日,财政部近日公布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并明确提出将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适当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比例。受这一消息影响,12日沪深股市双双低开。
      至于你那个模型是很可笑滴。还搞出个M+N,国企没有C?你所不满滴那些企业基本都是上市公司,每年滴年报你可以看到,别再这装13
     国有经济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国中都存在,国家要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有效调控,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成分,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更需要壮大。一方面,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中还是国企是主力。另一方面,市场失灵是客观现实,区分市场配置和**干预的界限不能搞教条化。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国民更幸福,而不是建立“资本家天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