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一种结果,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含结构问题)与商品量(含结构问题)不平衡的结果。所以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建立新的货币与商品的平衡,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去实现新的平衡就是建立积极的平衡。按照这样的逻辑,仅仅依靠加息不能解决通胀问题。货币多商品少是导致通胀的原因,仅仅加息不能改变这种状况。除此之外,还要增加资源的供给,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
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什么?央行在2009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当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信贷投放过量的情况下,市场上流动资金量偏大,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而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过剩的资金在不同市场间流动,是国内各种商品价格遭到炒作的主要原因。
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币值偏低,有升值预期汇率压低,意味着我们利用人民币换外汇的成本很高,很多人都愿意把美元拿到中国来兑换,吸引了更多的热钱。大量的美元进来以后,央行需要把美元买进来,同时释放出很多人民币,进一步造成人民币的流动性充裕,流动性泛滥。
人民币升值可以抑制通胀,加息也可以抑制通胀,加息与升值可以双管齐下。多种宏观经济政策要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