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170 0
2010-12-23
引言:
哲学界对形而上、形而上学的认识,相当混乱。
艾斯通过其来源、特征和现状进行解析和重新界定。

摘要:
1. 形而上就是经过归纳的抽象;
2. 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3. 广义的形而上,就是抽象,是一切科学的基本特征。

一、形而上的语言来源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就是“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简单而言,形而上就是抽象,形而下就是具体。

二、抽象和具体的定义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具体则和抽象相对。

1. 物理学的抽象

具体,往往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等能被感官直接感觉的事物;而抽象则和它相反。

2. 哲学的抽象

艾斯认为,一些无法被感官直接感觉的事物,未必是哲学意义的抽象。
在具体科学上可能是是抽象的,但哲学上仍然是具体的,如黑洞、宇宙大爆炸、夸克等。

哲学上的抽象,应该是通过归纳出的共性,而并非仅仅是不能被感官感觉。
也就是抽象,实际是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产物。

3. 形而上的狭义和广义

抽象,是一切科学的特征,而哲学是世界的根本性科学,也当然具备这一特征。
由此可见,广义的形而上,实际是一切科学包括哲学的基本特征。
狭义而言,形而上,就是哲学独有的基本特征,以和具体科学区别。
从语言学的证据看,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另外一种称谓。

三、形而上学的历史

1. 形而上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译

1)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
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翻译而来。

2)严复的翻译

翻译家严复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
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
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也称为玄学。

2.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Metaphysical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出。
它是为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命名,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希腊文也就是〈ta meta ta phusika>去掉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
meta这个前缀在希腊语中不仅有……之后的意思,也有超越,基础的意思。
实际就是把亚里士多德的一本重要著作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史的一位创始人,在西方哲学中知名度仅次于柏拉图。
其哲学著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完全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由此可见,所谓形而上学,本质上就是哲学的一个代名词。

所谓物理学之后,实际是古代哲学家,试图划清具体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区别。
从现代哲学看,大量的哲学思想,正是建立在物理学为基础的思辨上。
物理学,是具体科学的最典型代表,这里可以作为具体科学的借代。
当然古代哲学中,把数学等也做为哲学的一部分,现在已经分离开了。

四、形而上学的哲学状况

1. 通常的形而上学

看看通用的解释:
西方哲学的一个哲学流派,就是研究超越感性经验、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原则的哲学。
其核心问题是研究“存在”、“本体”等。

2. 马哲的形而上学

马哲的形而上学是指一种对世界的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法,和辩证法相对立的。

五、形而上学的歪曲

1. 歪曲来自于黑格尔

可以看到,形而上学本身是来自于亚里士多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其原本含义,就是哲学的代名词。
而其研究内容,是和具体科学区别的,也即存在、本体等哲学的经常性问题。

而黑格尔,号称所谓哲学的集大成者,试图重建整个哲学体系。
他以世界观、方法论和伦理学等混合不清的“大小逻辑”,构建了一个体系。
试图取代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对存在、本体等基本哲学问题的研究。

形而上学,本身就是哲学,代表亚里士多德为先导的西方哲学。
但被歪曲为一个哲学学派,显然是荒诞的,显示了黑格尔学派试图取而代之的冲动。

2. 黑格尔的混淆和自我矛盾

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以《形而上学》为代表的,黑格尔也自然会批判形而上学。
但是,将事物抽象,本身就是科学的必然特征,也是哲学论证的必然特征。
黑格尔等也不得不运用这一手法,因此重点在于反对存在、本体等本体论。
但黑格尔也提出了所谓绝对精神,这本身也构成了本体论,显然是自相矛盾而失败的。

艾斯认为,反对本体论,不等于不能研究本体这个问题。
存在、本体等,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无法逃避的。
反对本体论,也不等于就要把形而上学的原本含义扭曲。
即便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内容,没必要把书名也给扯上。

3. 黑格尔的失败

黑格尔,试图以对立统一,主观、片面和虚假强调事物的连接,是失败的。
在对立统一中,黑格尔强行把二元法界定为对立统一的单一关系,背离了真实。
艾斯认为,二元法,应该是自然二元法、内在二元法,而不是生硬把事物割裂。
一个事物分成两个部分,它们之间是可能有多种关系的。

黑格尔这种主观主义,具体论述也就是大逻辑、小逻辑。
不仅表现在二元法上,也被拓展到了世界观、方法论和伦理学的混合。
最终结果,“哲学的集大成”,实际只是一个混乱的大杂烩。
形式逻辑,是现代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其严密性已经广泛为人们接受。
黑格尔的对立统一,本质上是诡辩论。

4. 马哲对黑格尔的继承

马哲的方法论来自于黑格尔,自然也会继承其错误。
其形而上学是指一种对世界的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法,和辩证法相对立的。

查阅各种资料看,马哲并不能给出形而上学真正的具体含义,这暴露了弱点
说穿了,形而上学所“犯错”的地方,无非就是和辩证法对立。

5. 反对形而上学的虚幻

所谓孤立、片面、静止,实质上是提前给出了贬义的性质。
贬义,实质就是暗示错误,本质上构成了一种循环论证的诡辩。

所谓孤立,用褒义词可以用“独立”,也即抽取具体事物的特性进行单独研究。
所谓片面,也可以叫“截取”,这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手法。
所谓静止,是选择了“参考系”形成的运动的特殊性,而不是对立统一下的虚假互动。

所谓反对形而上学,本身也不知道是在反对什么。
因为是孤立还是独立,是片面还是合理的截取,是绝对静止还是运动的特殊性,
这本身要通过研究论证之后才能判断,而不是事先断言的。

6. 回归哲学的本质

研究事物,可以抽象也可以具体化,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向或者方法。
形而上,也即抽象,本质只是手段,而未必是错误的来源。

事实上,由于哲学的本性,形而上是一种必然的主要方法。
这是哲学上应该大力提倡,而不是反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