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937 15
2010-12-28
   
  在现行许多国内外著名教材,包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国内著名教材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都没有清楚指出边际效用是一个多元函数。仅就这一点,就很容易引起经济学学生的误解。
  举个简单例子吧。国内通常的教材列出类似下面的表格:
商品数量0123456789
总效用0101824283030282418
边际效用 1086420-2-4-6


  用这个表格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实际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保持消费所消费的其它商品的数量不变。但是通常的教材并没有详细说明。于是,一些数学功底不好的学生,就很容易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某种商品X的数量较多,那么这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就越低。这显然是非常错误的。
  请读者们千万注意,边际效用是一个多元函数。下面以二元函数为例来说明。因此,我在讨论边际效用时,一定使用一个二元效用函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上面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8 23:35:06
 Y=10   0  316  447  548  632   707  775   837   894   949  1000
 Y=9   0   300  424  520  600   671  735   794   849   900  949
 Y=8   0   283  400  490  566   632  693   748   800   849  894
 Y=7   0   265  374  458  529   592  648   700   748   794  837
 Y=6   0   245  346  424  490   548  600   648   693   735  775
 Y=5   0   224  316  387  447   500  548   592   632   671  707
 Y=4   0   200  283  346  400   447  490   529   566   600  632
 Y=3   0   173  245  300  346   387  424   458   490   520  548
 Y=2   0        141  200  245  283   316  346   374   400   424  447
 Y=1   0        100  141  173  200   224  245   265   283   300  316
 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U=100√XY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上面表格里面写的是总效用。下面看一下所谓的边际效用。比如说MUx(3,2)=U(3,2)-U(2,2)=245-200=45。

MUx(6,5)=U(6,5)-U(5,5)=548-500=48。如果不看Y的数量,只看X的数量,可能有人犯这样的错误,认为MUx(3,2)>MUx(6,5)。因为前者的X更大,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前者应该大于后者。但是问题在于,边际效用是二元函数,Y都变了,怎么能只比较X呢。

  边际效用类似于偏导数,偏导数是一个多元函数。因此,所谓边际效用递减,一定是指保持其他变量不变量,随着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会递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8 23:44:15
不必吧,感觉开始讲边际效应递减只是直观的来讲的给大家一个基本印象,尤其是你举例的的初级教材更应如此,就像我们是先学需求定律有一个直观印象,再学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8 23:48:04
   是的,一开始讲边际效用递减时,可以讲一元效用函数。但是问题在于,在效用函数是多元函数时,就容易犯错。实际上不仅是学生犯错,有些教师都犯错。不然我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9 10:12:34
其实,就跟边际报酬(或叫边际产品)先递增再递减类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9 20:09:19
楼主说得很对,不过学经济学深入一点的都应该学学数理经济学。一切就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