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永不止息。爱是基督教的核心。爱生命,爱上帝,爱世界,甚至对自己的敌人也是爱的。就是别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拿右脸也给他打。这种极致的爱甚至被别人不理解。基督教爱不是男女之爱之一意。还有普遍的意义。爱既是生命的来源,也是生命的过程,更是生命的终结。生命本身就是爱和对爱的体验,接受爱和奉献爱。这样生命与爱是一体的,爱真理,爱正义,爱人,爱自然,爱上帝。。。。爱是生命对自身和自身以外的存在的肯定形式。没有这种肯定,生命的自信心不会产生,也不会引起别人热爱自己的生命。希望也不会产生,生命的价值也不会出现。既是得到全世界,而没有爱,这人的灵魂还是死的。这是《圣经》对爱的本质肯定。和爱相反的就是恨。恨不是基督教提倡的,恨是生命的地域,恨使自己下地狱,也使别人下地狱,一切人间的人为的灾难都是由恨引起的,所以,爱是生命的核心。
《圣经》不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还有对灵魂和心灵的存在的逻辑性的解释,对生命的各种形式的满足。就是原罪说,赎罪说,拯救说,复活说,启示录等等各种形式的生命解释。《圣经》不仅是宗教的思想,还有大量的文本资料的价值,文学价值,哲学价值,生命价值,宇宙创始的价值,以及终极的价值解释。天国是生命的彼岸的追求,是人在完善自身后的终极目的,这种目的虽然不是个人一次性达到的,但是为人的前进的方向具有指定的意义。从彼岸性而言,生命是一个爱的过程,爱就包含了对自身和别人的尊重,奉献帮助和理解,这种理解就是宗教理性。举一个例子,《圣经》中一个故事,一个淫妇被城里的人们抓住要用石头打死,耶稣对此说,只有从来没有犯过罪的人有权打死她,众人就纷纷散了。耶稣对妇人说,去吧,以后不要再犯。这就是理性,是对人的理解,人不是最完善的存在,人还有贪欲和邪恶的诱惑。这样人就会有原罪,原罪是人犯罪的原因,所以,人的自律和限制是必要的,人只有在个自身的劣根性撒旦的斗争中,靠着上帝的帮助走出自身的原罪,达到生命的救赎,这是基督教的本质。也是宗教的核心。
爱是生命的粮食,生命因血肉之爱到灵魂之爱,生命一直不能离开爱。一旦生命缺少爱,就会走向其反面的价值,自轻自贱和自卑,甚至是自杀。爱是生命的本质还因为爱不是肉身之爱,还是灵魂之爱,爱是灵魂对存在的肯定。生命没有这种爱的肯定,救赎脆弱的,还有肯定生命的爱如果不是神圣的,生命还是得不到升华,所以爱不是男女狭义之爱,而是对生命的普遍性的博爱。没有这种博爱,男女之爱就会窒息,生命还是得不到救赎。所以爱是对自身和存在的最大限度的,普遍的肯定。而不仅仅是对异性的肯定,虽然这种肯定是生命自身的最直接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本身是局限性的,隐私的,有限的。只有一永恒的神圣的本源为自身的爱的肯定,生命才能真正得到肯定,这种肯定在基督教看来,救赎上帝对人的爱。这种爱既有惩罚也有盼望,这种爱不仅仅是对对象的肯定,还有对对象的塑造和造就,即使是死亡也会因此而复活。这就是爱最大的胜利。
生命就是爱的结果,生命也是爱的原因。生命也是爱的过程。生命的存在和物质性的存在不一样,就是因为生命是一种情感性的存在,而生命的情感集中起来就是爱。有人认为基督教宣扬超越现实的爱,但是基督教从一种单一的宗教遍及全世界几千年,无数的生命集中在其中,这就是爱具有的凝聚的力量。爱具有对生命的完整性进行整合的作用。爱能成就一切,生命的一切神奇都是由爱而完成的,所以没有爱的生命是枯死的。爱是永不止息。基督徒的喜乐和内心的平静并非来自世俗利益,而是来自对于精神世界的信仰。]每个人的思想都具有一种成长的能力,一个人总是训练自己去选择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更小的价值。基督教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为他们身处困境时提供一种领悟生命意义的超然方式,而且还在于它们也具体地指明了人们要舍弃那个狭隘的自我,实践仁爱、慈悲与宽恕,活出生命本身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