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494 112
2020-10-26
我:马克思价值转移的意思是:(            )。
————
GXG:有答案。但让子弹飞。。。
请谅解,不要再问了,也不要再说什么逃跑之类的话。你若执意说,我也不回了。

再来一段:
我:
1、同一工厂里,有做衣服的劳动者,做标志的劳动者,还有你(把标志缝衣服上)。出厂的每件衣服250元。
请问,250都是你一个人创造的吗?
2、工厂里只有你一个人,还是把标志缝衣服上。做衣服和做标志的劳动者,都在其他工厂,他们把衣服和标志卖给你。最后衣服你还是卖250元。
请问,250都是你一个人创造的吗?
----------
GXG:
1.250元是全体工人创造的,包括我。
2.250元是我一个人创造的。
--------
我:这不就完了吗?
两种情况下你的劳动没有任何变化(其他人的劳动也没有变化),居然能创造不同的价值?
-------
GXG:你理解不了,那就去学习吧!
-------------
我:同样是把标志缝在衣服上,同样的劳动量,一会儿是250,一会儿不是250,你得给出过硬的理由啊。
-----------
GXG:过硬的理由当然有了!
不是跟你说了吗?
我在笑看子弹飞。。。


石开石:中间投入的价值被规定为增加值计算的减项——称为价值转移。
------------
我:为啥规定中间投入的价值是增加值计算的减项呢?---------
石开石:这个学问就大了。需要一篇长文来回答。有时间我写一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0-26 19:03:17
一个不想说,一个没时间写长文,哈哈哈

人不要脸,如之奈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9:17:5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9:03
一个不想说,一个没时间写长文,哈哈哈

人不要脸,如之奈何?
我是劳动价值论,你是要素价值论,你怎能理解我给出的结论?理解我的观点的前提是脑力耗费(劳动)价值论,你既然不同意,那就说明我们没有共同的理论前提。所以我不想与你纠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7 09:58:4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9:03
一个不想说,一个没时间写长文,哈哈哈

人不要脸,如之奈何?
为啥规定中间投入的价值是增加值计算的减项呢?
增加值=总产出(总产值)-中间投入,这是计算增加值的公式。这里,中间投入是计算增加值的减项。
为啥规定中间投入的价值是增加值计算的减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分析一下总产值的构成。
有过成本核算经验的人都知道,我国目前产品成本计算到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项目如下: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附加、制造费用。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附加、制造费用之和称为加工费。原材料指的是在新产品中物理或化学构成依然存在的材料,辅助材料指的是新产品中其物理或化学构成不存在的材料。
除制造成本之外,还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
总产值可以看成是如下构成: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附加、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及营业盈余。
这是从成本盈余角度看总产值的构成。
总产值还有以下构成:
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
其中中间投入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中的非劳动者报酬、非生产税净额、非固定资产折旧的部分。
用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盈余来理解总产值及总产值构成:
总产值=现金总收入
中间投入=现金中间投入支出——支付给其他企业
劳动者报酬=现金劳动者报酬支出——支付给劳动者
生产税净额=现金生产税净额支出——支付给ZF
营业盈余——现金盈余——体现为净现金流量——属于企业所有
固定资产折旧——不用现金支出——体现为净现金流量——属于企业所有。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均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是新增价值——是增加值。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根据总产值构成有:
总产值=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或写为:总产值=中间投入+增加值
可得出: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
这就是中间投入价值为增加值减项的由来。
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称为生产法计算增加值。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称为收入法计算增加值。
两种方法计算的增加值在理论上完全相等。
中间投入也称价值转移,其价值完全是外购的,属于其他企业创造的,不是本企业创造的。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其价值是本企业创造的,但是不归企业所有,应支付给劳动者及ZF。
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其价值是本企业创造的,归企业所有。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也称价值创造。
价值转移对应中间投入,价值创造对应增加值。
如果您有成本核算经验,理解以上内容很容易;如果您没有成本核算经验,建议您学习一下成本核算知识,这样才能理解以上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7 10:13:36
gxg 发表于 2020-10-26 19:17
我是劳动价值论,你是要素价值论,你怎能理解我给出的结论?理解我的观点的前提是脑力耗费(劳动)价值论 ...
跟我的价值理论没有关系呀,我要你写出马克思的价值转移是什么意思,你咋也不敢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7 10:20: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7 09:58
为啥规定中间投入的价值是增加值计算的减项呢?
增加值=总产出(总产值)-中间投入,这是计算增加值的公 ...
啰啰嗦嗦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的事儿:
中间投入不是新增价值,而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都是新增价值。

一句话的事儿,你扯这么多,你的脑子是有多么乱?
但是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呀,为啥中间投入不是新增价值呢?或者说,满足哪几个条件的价值才能叫做新增价值?好好回答,不要再打补丁了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