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78 4
2011-01-29
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界很有争论,而且是诺奖获得者的大牌们在争,上世纪70年代前后貌似是哈耶克与蛾国学者;现代社会貌似是斯蒂格利茨与科斯。

哈耶克和科斯就不说了,主要说说斯蒂格利茨。貌似斯蒂格利茨认为,国有企业并非天然的没有效率,只需要对这种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搞好激励机制设计,不需要产权明晰,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率。这种理论在中国管理层貌似很受用,但也饱受诟病。诟病的理由包括:
1、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斯蒂格利茨是“股份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不是马克思主义,因此予以反对;
2、普通学者认为,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激励机制设计在基层领域有用,但在最高级或者终极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最终全盘无效。
3、博弈论学者认为,个别国有企业进行股份改革后有效率,是因为两大原因,一是垄断国家资源,宰割国计民生;二是区域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且这种效率不可持续。

我看本吧的讨论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无谓争论,大家还是去读书吧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9 11:42:38
这是个好问题,楼主说得挺抽象。一般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证明国企没有民企效率高。
个人愚见是,发达国家的自然垄断行业的效率也没有竞争行业的效率高。
无非是说,市场失灵没有市场有效效率高。
国企(发达国家也有)往往在那些上游行业里,多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的行业。
以石化为例,我承认石油、石化、海油不怎么样,但即使放开竞争,更可能出现的是钢铁行业那种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情况。
从规制经济学到制度经济学,搞来搞去没什么最优结果。无奈接受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9 12:38:10
1# 来者可追
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界很有争论,而且是诺奖获得者的大牌们在争,上世纪70年代前后貌似是哈耶克与蛾国学者;现代社会貌似是斯蒂格利茨与科斯。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22839&page=1&from^^uid=1123236

我们的确应该多学学哈耶克、斯蒂格利茨、和科斯……等等现代经济学大师的深刻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9 13:40:26
sfpg1234 发表于 2011-1-29 11:42
这是个好问题,楼主说得挺抽象。一般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证明国企没有民企效率高。
个人愚见是,发达国家的自然垄断行业的效率也没有竞争行业的效率高。
无非是说,市场失灵没有市场有效效率高。
国企(发达国家也有)往往在那些上游行业里,多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的行业。
以石化为例,我承认石油、石化、海油不怎么样,但即使放开竞争,更可能出现的是钢铁行业那种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情况。
从规制经济学到制度经济学,搞来搞去没什么最优结果。无奈接受吧。
        “以石化为例,我承认石油、石化、海油不怎么样,但即使放开竞争,更可能出现的是钢铁行业那种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情况。
        从规制经济学到制度经济学,搞来搞去没什么最优结果。无奈接受吧”

        你上面这个说法在学界比较有代表性。需要做一下进一步澄清才是。
        你这个说法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对于先发国家来说,则不是。

        先发国家最重要的特点是开拓,而不是象后发国家那样追赶型。而开拓正是国企的弱点。我这里说的开拓不是狭义上的开拓。开拓需要更多的引入自由主义基因。与垄断是完全相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9 14:37:17
国有企业的高效率短期内让苏联成为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这就是高效率的体现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