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322 64
2011-02-21

《资本论》实际上应该叫做《刚性资本论》,因为马克思用规范方法把市场供求抽象为平衡的,这是供求刚性;把商品价格抽象为等价的如等价交换,这是价格刚性;把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刚性。

马克思为了揭示剩余价值而研究的劳动,只是工人阶级生产商品的直接劳动(“直接”是我的说法,为了与下文“间接”相区别)。实际上,包含在商品中的还有另一种间接劳动,即管理人员投入的商品生产前的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商品生产中的科学管理、技术革新或技术革命;商品生产后的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

研究市场经济,必须与《资本论》的规范方法相反,采用实证方法,承认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供求不平衡的供求弹性、非等价交换的价格弹性和等量资本带来不等量利润的资本弹性。

用实证方法研究市场经济,最根本的是承认间接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所形成的商品的特殊价值属性。

按照马克思分析直接劳动的方法,把间接劳动也划分为具体的和抽象的,具体间接劳动形成商品的弹性使用价值,即商品使用价值满足人们主观好恶需要的价值属性,包括增效弹性使用价值(即把使用价值扩大了)、无效弹性使用价值(即使用价值既没扩大也没缩小)和减效弹性使用价值(即把使用价值缩小了)。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间接劳动叫做商品的弹性值,包括正弹性价值、零弹性价值和负弹性价值。

马克思用规范方法给出的商品价格公式为:


商品价格=价值

我用实证方法给出的商品价格公式为:


商品价格=价值+弹性价值

根据上式可以看出,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永远是正数,而弹性价值却有正、负、零的区别。商品交换后,如果弹性价值为正数就赚钱;为负数就赔钱;为零就持平。

商品上市后,如果在消费者眼里产生了增效弹性使用价值,他就愿意付出正弹性价值而使厂商盈利;如产生了无效弹性使用价值,他就愿意付出零弹性价值而使厂商持平;如产生了减效弹性使用价值,他只能付出负弹性价值而使厂商亏损。

因此,经过市场供求关系检验的抽象间接劳动决定商品弹性价值量的规律叫做弹性价值规律,市场经济是由弹性价值规律支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1 09:54:45
把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刚性。
=========================================================
这个说法不正确而且非常错误。
1、你说: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
我答:理解错误。等量利润不等于等量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少于这个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多余这个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2、你说:把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刚性。
我答:理解错误。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是指部门之间在竞争的作用下,利润率会逐渐接近的趋势。原因是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退出,进入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的利润率会升高,而利润率高的部门的利润率会降低,逐步接近,形成平均利润。而不能理解为所有部门的利润完全一样。
其次,在部门内部则不存在平均利润,单个资本家会由于管理水平、竞争能力等原因在利润上存在巨大差别。即在部门内部不存在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的问题。怎么能说马克思是资本刚性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0:20:10
1# hljqthzh

对马克思《资本论》的全部观点打包肯定,不做批判;只相应增加一个“弹性”部分,就可以化解经济学原理与客观实践之间所有的矛盾——这的确是太聪明、太简单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它难以令人信服。
特别是:从“弹性价值论”出发,就不会再有一元化的价值原理,而只能有多元化的价值原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8:36:53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2-21 10:20
1# hljqthzh

对马克思《资本论》的全部观点打包肯定,不做批判;只相应增加一个“弹性”部分,就可以化解经济学原理与客观实践之间所有的矛盾——这的确是太聪明、太简单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它难以令人信服。
特别是:从“弹性价值论”出发,就不会再有一元化的价值原理,而只能有多元化的价值原理了……。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直接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其取值范围只能是正数;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间接劳动形成商品的弹性价值,其取值范围是正数、负数或零。这是这两种劳动的一种区别,我觉得事实也是如此,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投入的间接劳动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使商品的弹性价值达到最大化。我们在承认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应该承认不同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价值,比如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8:45:19
*****iang 发表于 2011-2-21 09:54
把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刚性。
=========================================================
这个说法不正确而且非常错误。
1、你说: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
我答:理解错误。等量利润不等于等量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少于这个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多余这个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2、你说:把等量资本抽象为带来等量利润(即等量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刚性。
我答:理解错误。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是指部门之间在竞争的作用下,利润率会逐渐接近的趋势。原因是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退出,进入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的利润率会升高,而利润率高的部门的利润率会降低,逐步接近,形成平均利润。而不能理解为所有部门的利润完全一样。
其次,在部门内部则不存在平均利润,单个资本家会由于管理水平、竞争能力等原因在利润上存在巨大差别。即在部门内部不存在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的问题。怎么能说马克思是资本刚性呢?
抽象会远离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17:11:39
价值是否是一元化的理论取决于劳动是否是一元化的,劳动是多元化的,那么价值必然是多元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