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土兴 发表于 2017-11-22 08:39
首先我所读的《资本论》由姜晶花 张梅 编译,对内容的删改部分我不知道有多少,我希望对《资本论》有兴趣的 ...
第二章 劳动
这一章说劳动体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中,也即是说出于满足需求或者某些目的的劳动才是有效的,这样的劳动才能让商品具有使用价值。正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那么在每人需求不同的情况,为交换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
我用这个理解劣质商品的生存法则,虽然劣质商品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与正品相比下这种使用价值或许要小,但由于可以满足“使用”这个需求(消费者不懂得区分两者满足需求的细微差别,非理性选择)所以也能在一定条件下生存。
有句老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说明蕴藏于生产物的劳动量比“酒不香”的劳动量要多,但是真的不怕巷子深吗?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果服务区内的人根本不需要酒或者根本对酒是厌恶的,那么“酒香就怕巷子深”,现实中假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搬迁那么就只能想办法让酒这东西产生交换价值(寻找需要它的人。)一是通过宣传,二是由商人到处推销。这是不是告诉我们万物都有价值,只是还没有找到伯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