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035 70
2017-11-22
首先我所读的《资本论》由姜晶花 张梅 编译,对内容的删改部分我不知道有多少,我希望对《资本论》有兴趣的各位能在此贴讨论,方式为发表每一章的读后感然后对内容进行补充或者修正,希望大家能在思维碰撞后有所收获。
第一章  商品

商品是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价值),可以直接满足需求(使用价值)或者通过交换来满足需求(交换价值),商品的价值就体现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跟社会必要劳动量,资本论的商品定义就是劳动量。

上面是我对第一章的感悟,对这有其他想法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1-22 08:57:05
单独一个物,无法交易。
商品必以成双成对的形式出现。
你不要对着一种商品谈交易。
反过来谈交易你必须同时谈论两种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3 08:42:0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22 08:57
单独一个物,无法交易。
商品必以成双成对的形式出现。
你不要对着一种商品谈交易。
嗯,在讨论商品的交换价值时书中这一章也有提到,说一旦生产出来的东西只用于自身使用(使用价值)那么这东西便没有交换价值的属性,也就是说不是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3 08:56:26
谢土兴 发表于 2017-11-22 08:39
首先我所读的《资本论》由姜晶花 张梅 编译,对内容的删改部分我不知道有多少,我希望对《资本论》有兴趣的 ...
第二章   劳动
这一章说劳动体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中,也即是说出于满足需求或者某些目的的劳动才是有效的,这样的劳动才能让商品具有使用价值。正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那么在每人需求不同的情况,为交换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
     我用这个理解劣质商品的生存法则,虽然劣质商品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与正品相比下这种使用价值或许要小,但由于可以满足“使用”这个需求(消费者不懂得区分两者满足需求的细微差别,非理性选择)所以也能在一定条件下生存。
      有句老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说明蕴藏于生产物的劳动量比“酒不香”的劳动量要多,但是真的不怕巷子深吗?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果服务区内的人根本不需要酒或者根本对酒是厌恶的,那么“酒香就怕巷子深”,现实中假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搬迁那么就只能想办法让酒这东西产生交换价值(寻找需要它的人。)一是通过宣传,二是由商人到处推销。这是不是告诉我们万物都有价值,只是还没有找到伯乐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4 11:48:14
商品的价值就体现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跟社会必要劳动量,资本论的商品定义就是劳动量。
商品自身,商品的价值,劳动量,这三者关系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4 11:5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