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269 1
2021-01-08
  时至年底,大多数企业一年的经营数据也出来了,很多企业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经营计划的制定。但在盘点总结时,却突然发现,曾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制定的目标与实际经营结果相差巨大,这也就意味着,曾劳民伤财的年度计划并没什么指导意义和实质作用。

摄图网_300507424_女人着红色手机手里着红色电话接收器的轻女商人(企业商用).jpg

  年度计划流于形式的原因很多,从制定到执行的众多环节中,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计划年度计划劳而无功,具体因素包括:https://www.joyowo.com/xwzc/rzzc/105082
  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把年度计划看成是一项不得不做的例行工作,像除夕吃水饺一样,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此种指导思想下制定的年度计划,必然会流于形式。https://www.joyowo.com/xwzc/lhyg/105083
  部门指标各自为政。一个部门的业绩,取决于部门自身的努力、上级资源的支持和平级部门的有效配合等三个方面,如果仅仅站在自身角度上规划,注定徒劳无功。https://www.joyowo.com/xwzc/lhyg/105084
  事实上,部门的年度计划指标,70%~80%要依据企业的整体规划,只有20%~30%的比例才看部门自身的想法。譬如产品质量已经过剩了,品保部门为了自身业绩不惜增加成本的做法,企业必然会进行干涉。
  目标有要求,没量化。只是对工作提出了要求,而没有具体可衡量的业绩数字。年度计划变成了一个表态报告,洋洋洒洒数十页,只是一些日常工作职责的罗列,这种计划基本毫无意义。https://www.joyowo.com/xwzc/lhyg/105085
  目标有量化,没依据。没有科学分析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历史指标的趋势及成因以及现状资源的匹配情况,指标只是领导随口喊出的一个数字。这叫情怀,而非规划意义的目标。https://www.joyowo.com/xwzc/lhyg/105086
  目标有依据,缺统筹。有了合理的公司级经营目标后,简单地认为只要自上而下根据SMART原则(目标是可以衡量的、具体明确的、能够达到的、相互关联的、设定期限的)将指标分解下去就叫年度计划。
  其实目标的分解,远比表面要复杂得多,需要深入分析完成这些指标涉及的要素,这些要素需要分解到的具体部门,各部门的分目标数据应该是多少,这些小目标又要划分成多少个阶段等等。https://www.joyowo.com/xwzc/lhyg/105087
  这些都需要上下级、平级部门反复的沟通、调整、确认,才能确保指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标有统筹,缺措施。每一项目标的完成,都须跟进相应的措施,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譬如,某片区完成多少销售额,需要有老客户增量数据、新客户开发数量、阶段内联系走访客户的数量、达成的效果要求、新辟市场的增量等等,如果没有这种过程的措施,目标就只是个摆设。https://www.joyowo.com/xwzc/xwdt/105088
  计划有措施,缺资源。从计划本身看,很多部门的计划非常合理,但由于缺少了相关资源的支持,也只能变成空想。譬如人才的引进规划,如果没有相匹配的薪酬跟进,累死人力资源部门也无能为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31 16:58: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