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407 66
2021-01-30
 《论需求》到底在论什么?——需求和劳动,到底谁是经济第一要素?    亦  文
  本人基于基本事实——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人自身,首先必须满足自身吃喝住行的基本需求以维持生命和生存,然后才能从事其它;因而与人自身不可分割从而成为人自身的代表的需求,就成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经济活动的第一要素和经济本体,并由此创立了辩证需求价值理论的学说!比老马把劳动生产当做经济本体的生产中心谬论既简单易懂,又颠扑不破。根本不是一些幼稚无知的门外汉或打手能推翻的了的事。有人真能有理有据推翻,我鼓掌欢迎!可惜攻击污蔑者竟然不懂得这个生活常识,尽做无用功。
  这充分证明这些人除了不懂马克思的学说,也根本不懂“论需求”是论什么,所言都属于狗屁不通的小儿科胡说八道。而全中国多少人?我哪有精力对牛弹琴,给这些门外汉补幼儿课去解释?你们要真想争鸣,就先证明人首先不需要吃喝住行从而没有需求这个第一要素吧!说其他的都是不沾边儿的瞎扯淡。

602BBE19-3610-41A4-A807-02045FA25216.jpeg 0EFD22DF-6901-4838-A55C-16A38A3BDFD5.jpeg '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30 03:29:03
 老马主义犯错误的根源,也正在这里。因为他们虽然也承认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但他跨过了需求,直接过渡到了“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从而使得劳动取代需求成了人类社会经济的本体和第一要素——生产中心论。
  至于需求和劳动二者孰是孰非,孰先孰后,孰为第一要素,这个事情不难判断吧?!
  老马花费40年之久写作的“资本论”,其之所以成为无法自圆其说、文过饰非的谬论,也根源于此——未能找到准确的经济本体,使得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成为财富的源泉。
  实际上,没有需求,何须劳动?因而劳动不过是为需求服务的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之一罢了。也因此,同样有需求但不会劳动的其他动物也照样生存,因为它们同样有劳动之外的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自行获取天然生活资料。
  这样,全新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辩证需求价值理论,而不是什么劳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谬论,就应运而生了!
论需求或辩证需求价值理论,详见:http://yi_wen.mycool.n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30 11:16:03
  有人说:“看了您的文章部分,感觉您的需求其实是需要。需求在西经中的意义有两种:
一是某一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用需求曲线或需求表表示。
二是购买商品的货币多少,用需求曲线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价格与需求量之积是点需求,整条需求曲线是点需求。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什么叫需求?你一句话能说出来吗,能说明白吗?”
  这话说得对!我的需求概念与马恩说得相同。即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等本能需求。或如本人在《论需求》中所论:对于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客观需求,或简言之需求。与西经的需求概念内涵外延完全不同。这一点必须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30 11:21:48
  又有人说:“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很简单:人要是不饿谁会去做饭吗?但是,要做多少饭?这就是边际效用、均衡效用所应该注意的了。家庭主妇绝不会毫无根据的去做饭。”
  实际上,所谓的边际效用,或最后的那口饭的效用,乃是指供求均衡的时刻的效用。与劳动价值理论还有均衡价值理论的价值所指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谬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需求和对象性质两种要素,交换价值j则取决于需求q供给g和商品的获取成本c:j=c*q/g!供求平衡即q/g=1,j=c,这也就是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均衡价值论的所谓价值!实际上是把特例当成普遍,c不过是商品的获取成本。所以,到目前为止,西方的三种价值论全是谬论。唯有辩证需求价值理论才是符合实际的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30 12:04:35
当劳动成为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或唯一手段之后至今,劳动就在经济活动的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马氏凸出劳动,并视为“中心“,自有其目的,但这并不构成用什么其它”要素“可以取代劳动的理由。

没有什么就没有劳动的前置必要条件多的是,如没有劳动工具也无法开展劳动,人们是不是见一个没有的前置必要条件,就创立一个某某价值论呢?就因此指称拿劳动作为价值就是“错误”呢?这显然缺乏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商品社会中仅仅找出某个要素来排比先后关系,进而取代劳动等要素,这还远远不够。因为经济活动不仅要讲重要性,还必须要讲计量性,才能完成商品交换。主观需求无法衡量计量,只能充当商品交换的配角。客观需求如果也是以吃喝住穿等生活资料为来源,那么就跟劳动的来源没有区别,需求和劳动就属于同根同源,也就无法形成谁否定谁的否定关系。一句话,你把需求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你如何衡量计量这个需求?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这种要素价值论才能进行下去。

看来,楼主在创立”需求价值论“方面花了不少笔墨和功夫,那么请就围绕需求去自行论证就可以了,不必搞什么批判马氏,以避免让人产生借名人抬高自己的嫌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30 12:12:57
yi_wen 发表于 2021-1-30 11:16
  有人说:“看了您的文章部分,感觉您的需求其实是需要。需求在西经中的意义有两种:
一是某一价格消费 ...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劳动。什么是劳动?按照马克思自己的劳动定义:“劳动力的使用或利用就是劳动”[6]。而劳动力,按照马克思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的事实:“我们的货币所有者确实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6],即雇佣劳动者出卖的自己的劳动能力。所以机器或智能人的能力不是劳动力。这是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所以,客观现实告诉我们,按照马克思给出和认可的劳动和人的定义:“劳动力的使用或利用就是劳动”[6];“我们应该把劳动能力或劳动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身中存在的、人生产有用物时必须使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6];“劳动过程分解为下列简单要素:1、人本身的活动或劳动本身;2、劳动对象;3、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在某几种动物那里已处于萌芽状态,但是毕竟是人类劳动独有的特征。因此,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making animal》,制造工具的动物”[6]等,从“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的前提条件,根本就不可能无条件地得出“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的推论!而依据自然界的现实所能得出的推论正是恰好相反:对于人之外的所有动物,必须吃喝住行,根本就不需要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