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多数教材都会提到类似的题目,还是很有趣,人类为什么进化出以之相反的倾向呢?实在费解。
我们这样假设吧:就拿三张牌的实验来检验一下:
一张牌是空的;一张牌背面是个字母"A",一张牌是字母"B";
将三张牌铺在桌面上;然后你来选择一张牌;你的朋友将你没选取的牌中拿走空的那张,再问你是否改变你当初选的牌。你可以尝试以“转换选择”为策略进行数次(比如50次),再以“不转换选择”为策略进行同样多的次数(比如50次)。结果你会发现什么?
结果是"A"的次数两次分别是多少;是"B"的次数两次分别是多少.
如果我说这里A代表奖励,按作者的分析应该A的次数要多;那我改成B代表奖励呢?
在这个实验里A和B的地位是等同的,他们出现的几率也是一样的!
以上为个人愚见!
这个思路很有趣。
大家也可想想,Ephent犯下的错误在哪里?
(我把他的错误写在这里了:http://blog.sina.com.cn/u/4a8acae30100061t帖子的第三条评论)
好神奇~
厉害呀
不才斗胆~Ephent 兄的错误貌似对条件理解有偏差.
对节目游戏规则的交代说:"……这3扇门中有且仅有一扇门的后面装着奖品,另外两扇门则装着讽刺性礼品比如鸡崽(chicken)或者笨驴(donkey) 。当节目参与者选定一扇门之后,主持人就会打开另外两扇门中没有奖品的一扇……"
这种表达可能产生这样的歧义:三扇门分别是 门I 有奖品 门Ⅱ 有讽刺礼品 门Ⅲ 空门(没有奖品也没有礼品),所以才有Ephent兄“一张牌是空的;一张牌背面是个字母"A",一张牌是字母"B"”的实验及其结论~
失礼了~~
你的错误在于区分了“空”和“B”,其实“B”和“空”是无法区分的。你的朋友不可能肯定拿走“空”,只能拿走“空”或者“B”。
其实最好的理解方式是,两个盒子代表奖品在两个空盒中的机会是2/3,而主持人最后的举动使得你不用在剩余的两个盒子中选择,她帮助你清除了余冗的信息,故选择改变先前的选择有2/3的机会中奖,因为你实际上选择了两个盒子。
还是难以理解的。
我觉得,反正主持人都要打开一扇非奖门,那么第一轮选择就是无意义的,随意指一扇门都可以,剩下的事就在于第二轮的瞎蒙了。所以概率上都是1/2,没什么变化。
也许可以揣摩主持人的性格偏好,从其推开一扇非奖门后的说话语气上作判断。因为只有主持人的信息是最完全的,只能从他身上着手了。
在参与者作出转换或不转换选择时,主持人已经推开了一扇非奖门。所以,作出不转换选择的中奖概率也是选择了两扇门,而作出转换选择同样也是选择了两扇门,两者并无区别。两者概率都是1/2,而不是2/3,原因在于主持人并非随机选择,而是在看了底牌之后选择错误的一个。
第一次选择只选择了一张牌(中奖概率1/3),而第二次(即转换或不转换选择,中奖概率都是1/2)却是选择两张牌,两者不平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2:29:03编辑过]
读完这个觉得很有趣
用随机模拟解更清楚了
但这是个大数定律的概念
我发觉这里有一个偷换概念的地方,那就是把“第一次选择的正确率”当成“不转换选择的中奖率”,实际上第一次选择与中奖根本无关(因为不开奖),第二次选择才与中奖有关,而第二次选择不管是什么,只有两扇门,中奖率都是1/2。
换一种游戏,三扇门,其中两扇有真奖品,一扇无奖品,参与者先选择一次,然后主持人推开一扇有奖品的门,显然剩下的两扇门一个有奖品,一个无奖品,然后问参与者是否愿意改变选择??按一楼的逻辑,显然不能转换选择,因为第一次选择的正确率有2/3,而转换后只有1/3?显然是1/2嘛。
三选一与二选一的中奖概率是不同的,但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三选一的时候不开奖,二选一的时候才开奖,那么三选一的时候是没有中奖率的,二选一的时候才有中奖率,因此谈什么增加中奖率根本就是伪命题。
13楼还是在原地打转。
在游戏开始第一步选一个盒子,中奖概率1/3,我想任何人没有异议吧。
第二步,你选择放弃第一步的选择,实际上等于你把宝押在后两个盒子中,显然概率是2/3,当然这2/3还有余冗信息在里面,因为你还得在剩下两个中选一个。恰好这时,主持人把余冗信息去掉了,他帮助你抛弃了不可能中奖的盒子,所以你实际得到2/3的机会。
不好意思,再说一次,第一步选择后不开奖,所以与中奖率无关,不存在中奖率,只能说是正确率1/3或错误率2/3。
而主持人把冗余信息去掉后,第一步选择的正确率已经自动上升到1/2了。而第二次选择,不管是转换还是不转换都与第一次选择无关了。也许我还需要用电脑软件来确定1楼中所说的扑克牌试验结果。
有点明白了,概率是无数次重复试验的结果,与单次试验结果无关.
一楼题目至少要重复三次以上才有效果.
问个问题:扔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1/2,那么如果采取策略来猜每次扔硬币的结果,比如当正面出现的次数高于反面出现的次数时猜反面,当反面出现的次数高于正面时猜正面,或者上次出现正面,那此次猜反面,上次出现反面则此次猜正面,其准确率是否是1/2?
很简单嘛~~~
转换的话就等一次选了2个门啊~~所以为3\2
确实很容易绕进去,不过挺有意思
现实中这种习惯性的不合理选择应该还不少吧~
是否这样解释会容易理解:
A代表奖励,且只有一个A; B代表没有奖品,有两个B;所有参赛者希望得到A。
在第二关选择是否改变初衷的有两种人:改变初衷,不改变初衷;
那么第一次拿到 A B
改变初衷的人 1/3 2/3
结果: 一定得B 一定得A
所以凡是会改变初衷的人,有1/3机会会输(因为开始他们有1/3机会拿到A的),有2/3 基会会赢。
那么同理: 凡是不改变初衷的人,1/3机会会赢,2/3机会会输。因为第二关其实对这类人是没有意义的。
我先选了一张牌,这张牌1/3机会是A,2/3机会是B;
然后开了一张是B的牌;
如果我不改变选择,我选的牌没有变化1/3机会是A,2/3机会是B;
如果我改变选择,因为已经出现一个B,而我之前选的那张牌1/3机会是A,2/3机会是B;
所以我改变后选的牌2/3机会是A,1/3机会是B,
因为共有1个A,2个B.
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选择,翻开的牌是没有意义的.
我想明白了!哇哈哈……
其实很简单,当初选的时候 的下面有礼品的几率为1/3,而另外两扇门下面有礼品的几率为2/3,这种概率是不会打开一扇门而变化的,因此剩下的选择就变成了你是选择1/3的概率还是2/3的概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9 23:34:43编辑过]
Sevenlee 发表于 2006-10-9 22:29 如果我不改变选择,我选的牌没有变化1/3机会是A,2/3机会是B; 如果我改变选择,因为已经出现一个B,而我之前选的那张牌1/3机会是A,2/3机会是B; 所以我改变后选的牌2/3机会是A,1/3机会是B, 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选择,翻开的牌是没有意义的.
Ephent 发表于 2006-8-24 16:41 我们这样假设吧:就拿三张牌的实验来检验一下: 一张牌是空的;一张牌背面是个字母"A",一张牌是字母"B"; 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