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76 7
2011-03-27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简单商品生产时代,产品交换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由于当时的货币属于劳动产品,因此,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也应遵守这个原则。与此同时,马经还认为,当时的商品价格,在供不应求时应该大于价值,在供过于求时应该小于价值,在供求平衡时应该等于价值。
        本文将在这个基础上证明,劳动量不可能是价值量。
        马经正确地认为,由于早期的货币属于劳动产品,因此,早期的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也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既然如此,我们就有理由假设,商品与货币耗费的劳动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时减少,而产量都不增加,仍然保持商品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倘若如此,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就不应该减少,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就不应该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分析,这种假设不能导致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也不应该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既然如此,商品的价值量怎么会表现为劳动量呢?


        注意: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更是荒唐。
                                                                            附:驳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
        马歇尔认为,均衡价格是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形成的,而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都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这些点代表了高低不等的市场价格,而这些高低不等的市场价格都与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有关。不难分析,研究市场价格需要知道均衡价格,研究均衡价格又需要知道市场价格。显然,马歇尔的均衡价格成了循环论的典范。
        为了回避循环论证的嫌疑,均衡价格论总是设法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他们浪费了大量的篇幅,只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延伸,就是不解释组成供求曲线的点是怎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7 09:03:55
说得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09:22:12
理论本来能自圆其说就行,能够解释现实就行,作者“只破不立”,非学者之范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09:30:35
讨虏大皇帝啊,我怎么没立呢?只是你没看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14:25:13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3-27 08:44
        为了回避循环论证的嫌疑,均衡价格论总是设法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他们浪费了大量的篇幅,只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延伸,就是不解释组成供求曲线的点是怎么来的。
楼主,这就不对了,西经可是很好的论述了供求曲线上的点是如何得来的。

别只注意马歇尔啊,他这个“集大成者”已经很过时了,我认为再看他的书意义不大。

如果想了解供求曲线,有两本要推荐: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2)MWG的《微观经济理论》(国内译为微观经济学)

第一本是常识积累,第二本超难,但我建议你立刻就买这本书,不是为了立刻去看,我认为手头有一本超难的书,才会知道自己和作者的差距有多大,才会知道自己离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有多遥远。

了解其他理论并非一件坏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17:54:44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1-3-30 14:25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3-27 08:44
        为了回避循环论证的嫌疑,均衡价格论总是设法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他们浪费了大量的篇幅,只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延伸,就是不解释组成供求曲线的点是怎么来的。
如果想了解供求曲线,有两本要推荐: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2)MWG的《微观经济理论》(国内译为微观经济学)

第一本是常识积累,第二本超难,但我建议你立刻就买这本书,不是为了立刻去看,我认为手头有一本超难的书,才会知道自己和作者的差距有多大,才会知道自己离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有多遥远。
  呵呵,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这两本书?我倒是劝各位网友,千万别买这两本书,我都后死悔了。一个没有道理的均衡价格理论,换了高鸿业写书,照样没有道理。他也不解释,组成供求曲线的点是怎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