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EViews专版
1131 1
2021-06-12
解释变量两个平稳,三个一阶平稳。后面协整检验要怎么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12-15 18:18:43
在面对既有平稳也有非平稳(但通过差分变为平稳)的解释变量时进行协整分析,你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 **确定被解释变量**:首先确认你的因变量(或被解释变量)是否也是平稳的。如果它不是,则需要对其进行一阶差分,直到得到一个平稳序列。

2. **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对所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测试(如ADF、PP等),以确保你正确识别了哪些是平稳的,哪些是非平稳但可以通过一阶差分变为平稳的。

3. **构建协整关系**:如果发现至少一个非平稳变量(在这里指的是通过一阶差分后才变得平稳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则可以进行协整测试。常见的方法是Johansen协整检验,适用于多个因变量或多个解释变量的情况。

4. **执行Johansen协整检验**:
   - 对于你的案例,可能需要使用约束模型的Johansen协整测试(如果软件提供此选项)。这意味着你需要指定哪些变量是差分后的。
   - 在R或EViews等统计软件中输入数据时,你将要对那些一阶差分后才平稳的解释变量先进行差分处理。

5. **确定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会给出可能存在多少个协整向量的信息。如果存在至少一个协整向量,则说明你的非平稳变量之间(包括被解释变量)在长期中是相关的,即使它们短期可能不相关或表现出不同的趋势。

6.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一旦确定了协整关系,就可以基于这些协整向量建立ECM。ECM能反映系统如何从短期不平衡状态调整回长期均衡状态。

7. **解读和检验ECM结果**:最后,分析ECM的结果,并进行必要的假设检验,比如检查系数的显著性、模型残差的平稳性和异方差等。

总之,在处理既有平稳也有非平稳(通过一阶差分后变为平稳)变量时,关键在于首先识别这些特性,然后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来探究长期稳定的关系。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