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94 7
2011-03-31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4 19:35
本人在课堂中与“反剩余价值论”者辩论,他举出此例为依据反剩余价值论,本人甚为困惑,望哪位高人予以解答。
----------------------------------------------------

剩余价值论能不能否定?那就看看下面的例子:
    老板租了个房子,弄了一作坊,雇佣工人a和b,工人a负责做产品,工人b负责制造a所需要的工具.S- \( x  q# S1 M
    这时候C=房租40+产品原料20+工具原料10=70, 产品价值为200,工资:a40+b40=80,则剩余价值为50.按“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50, 由工人a、b共同创造,每人25....5 A6 V# D  R- w- z, \1 y
    后来,因技术革命,老板可从市场购买价格50元相同的工具,只需要继续雇佣工人a,将工人b解雇。 这时候C=房租40+产品原料20+工具50=110,V=a的工资40,产品价值仍为200,剩余价值仍为50。
    按“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50, 就变成全由工人a创造.) R: e
    由于工人b不在了,老板增加了C,减少了V,工具本身没有改变,工人a的劳动技能、时间、强度.....劳动生产率毫无变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能多一倍?...这理论,是不是荒诞? 如果你解释不了,还要相信,不知这是出于无知还是别有用心?
1、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给定系统的货币总量和一定流通速度。
2、也是与这个问题,直接有关的地方。这表现出“分析家”先生极度脑残的地方,根本脱离现实资本主义的实际
C是不变资本,并不是立即折旧的,这取决于机器的磨损程度,其实也不是磨损程度,而是资本市场上二手机器的价格和,转让性的周期时间。
愚蠢的“分析家”先生的逻辑,机器(不变资本)只能使用一次,作为剩余价值,在第二第三第四。。。生产周期内剩余价值,就应该是150。
白痴一家的分析家先生,等于说,资本家把机器、厂房白白扔了,每一次或者每一个周期的生产都重新够买,这不得不使我怀疑其人脑子有病,极度残废。

3、并且生产工具的拆旧的价格取决于资本市场上的机器的价格,而新设备的价格,这是与利润率有关的一个量,并不是技术改进,说把价格降低到50,就是50,这涉及货币的总供给量的问题,无论怎么效率提高,银行或者金融系统供给的货币量是一样的,并且工人的工资是预付的,资本不可能按着机器的生产实物成本进行核算(那是工程师的事),实际成本就是雇员的预付工资,这种预付的工资根本可能按机器的效率来决定,一种生产随着规模扩张,在成本上会表现出U成本型的曲线,可实际的财务预算确不可能这样做,如果这样做根本就做不出具体的财务预算,这里只有花多少钱,用多少钱的规则,根配与机器与人的位置的变量毫不相关。举一个例子,这就如同夫妻俩,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具体贡献可能较大,但在分割财产时,确是平分货币财产,而在实际的资本主义中,工资还是资本家要考虑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31 12:29:46
为什么我要开新贴,那是因为我没有在分析家的第一页就进行反驳,普通人一般只看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其他人把我的贴子顶下去,那我就废不到“分析家”的文宣,这种文宣技巧我还是懂的。

如果让我第一时间看见此贴子,那么他贴子的目的,就直接会被我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3:06:58
如果只有市场上的等待购买的机器,以及人力市场上等待被就业的工人,产品不会魔术般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这中间需要有人(老板)的协调,需要出钱, 租场地,招工人,安排生产,协调,并负责把产品卖出去,还要跟着把钱要回来, 这些工作都是劳动,应该在剩余的50元里体现出来, 因为整个过程有太多的环节,还有产品设计,计划等等,不是工人一个人可以做的. 真正合理的分配是把所有的工作环节全都列出来,一项一项扣出去,最后没有被归类的就是所谓的资本回报(ROA)了,  估计也高不到哪里去, 再和银行利息一比, 多出来的可能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3:33:53
gemsung 发表于 2011-3-31 13:06
如果只有市场上的等待购买的机器,以及人力市场上等待被就业的工人,产品不会魔术般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这中间需要有人(老板)的协调,需要出钱, 租场地,招工人,安排生产,协调,并负责把产品卖出去,还要跟着把钱要回来, 这些工作都是劳动,应该在剩余的50元里体现出来, 因为整个过程有太多的环节,还有产品设计,计划等等,不是工人一个人可以做的. 真正合理的分配是把所有的工作环节全都列出来,一项一项扣出去,最后没有被归类的就是所谓的资本回报(ROA)了,  估计也高不到哪里去, 再和银行利息一比, 多出来的可能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了吧.
50元的钱,或者说钱是具体的产出么?
如果说能证明剩余价值(利润)是具体的剩余财富,那么马克思的剥削逻辑无疑是错的。

但如果说剩余价值是交换中的劳动剩余,并且这种劳动剩余与技术提高无关(马克思通过资本之间存在平均利润率竞争)排除,那么资本主义就邪恶了。

因为它不在追求最大化的产出,或者是在追求最大化的支配人的行为(劳动)
剩余价值的剥削压根不是具体财富分配问题,那是货币(价值)制造出来的假像,而劳动力支配的问题。

并且核算实物成本是工程师的事,资本家作的就是选择出售利润较低的资产,购买利润较高的资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3:36:07
剩余价值理论真正的剥削逻辑:
劳动价值论是说“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者说"价值是被货币奴役的流通雇佣劳动")价值不是具体财富,而是人与人的一种支配关系,资本主义是按劳动价值论运转的,因此资本主义极端的邪恶。
   而剩余价值(利润)就是货币(资本)与雇佣劳动交换的剩余,它根本就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的支配形式,来最大化的支配个人的行为(劳动),根本不涉及具体财富(使用价值)增加。剥削并不是指具体财富分配的问题,而是通过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支配人的劳动(行为)的问题,它根本不涉及具体财富(使用价值)增加。只有个人的劳动被奴役成价值(流通的雇佣劳动),这时货币才能变成钱。即价值量(钱)兑现的是一种抽像的人类劳动,而不是具体的财富(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不是具体的剩余财富,它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以一个富(资本家)来说,他一天不可能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但资本家(富人)用的奢侈吕确足以消耗大量人的劳动。生产奢侈品都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资本家追求用资本去吞噬更多的劳动,以交换更多剩余价值,本不涉及具体财富增加。
   又如:以一套住房来说,只要不毁坏,其使用价值是一定的。但以前普通工人需要5年的工资,现在确需要10年或20年的工资。价值量增加,是因为大量的工人被资本吞噬变成价值。价值量的增加根本就与具体财富增加无关。而是追求剩余价值或者说利润的生产方式会吞噬更多的劳动,让劳动者要得到与原来相同的财富会越来越累。利润压根就与具体的产出无关,而是交换中的劳动剩余。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说利润压根就与真真正正的效率无关,真正的效率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取最大化的产出(满足)。
   我们还可以举例说明剩余价值的剥削问题。如:炸桥刺激经济之类的,就是变向的把作为公共资源的桥,一定时间私有化。以前公众过桥是不需要“流通的雇佣劳动”(钱)来交换的,而现在确需要付出自己更多的劳动来交换。劳动者因进一步失去生产资料,必须出卖更多的劳动力,资本赚到了更多的钱,但劳动者确越来越累,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同样教育、医疗市场化,都是一回事,就教育本身而言直接消耗不了多少教师劳动,相反教师的工资可能被私人资本压得很低。但资本就是要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读不起读,这样他们才能交换更多的剩余劳动。民众因失去了公共的教育资源,不得不出卖更多的劳动来交换。而医疗也是如此,大量的药品根本就是粉沫,根本消耗不了多少劳动就能生产出来,生产工艺也不复杂。但资本就是要人们读不起书看不起病,这样劳动者才会必须拿出更多的劳动来交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根本不是追求具体财富增加,而是为追求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
   价值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的一种货币控制关系,把它当成人与物的财富关系,是微观上引起的错觉。如完全军管的社会和完全自发社会秩序的社会,其价值量会变化零度,价值的总量被人称为GDP的东西也会变为零,因为是纪律在控制人的行为(劳动)不是货币。
   某种意义上说,还可以这样定义价值:价值是被货币奴役或者说控制的流通人类劳动。在使用价值不增加的情况下,追求把劳动变成价值不是劳功,而是罪过。价值就如同汽车行驶,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样,相同的公里数消耗越高,其罪过就越大。如:机器效率提高,所消耗的“雇佣劳动”(价值)减少,但对于工人来说,其劳动时间不会减少,工人的数量会减少。工人会往其它领域转移,新的生产组合因技术进步而产生。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并没有改变,由于企业追求剩余价值,这种与货币交换产生的剩余劳动,而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因此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工业社会以来5%不到的劳动生了出来社会所需的所有物质社会财富,除去**管理,如教育、医疗等必要的社会服务,一半以上的劳动被资本吞噬变成价值,被白白浪费。本身应该很轻松的社会,让人们生活非常忽忙非常累。 
   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人们想要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实物,而是金钱或货币这种纯粹的价值符号,普通人为了生活和发财的梦想整天忙碌着,企业家和资本家在残酷的商战中沉浮,甚至一些**官员为了金钱而丧失良心和道德,他们所考虑和追求并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即货币本身。在这样一种比谁挣钱多的游戏中,出现了GDP或名义GDP,这个名义GDP包含着一组由货币量值构成的名义变量,其中有工资、利息、利润、资本、折旧和储蓄、消费、投资等名义变量,由这些名义变量构成了企业为获取利润而产生的财务帐户,即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实物和偏好满足的考虑。
   相反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生产是不追求利润的,生产以物质产品平衡表的控制形式直接指向了具体的使用价值生产,利润率或者亏损不是生产的目的,它们只作为扩大再生产的劳动形式再投入生产,在企业层面上是不追求利润或亏损的。
   就算官僚主义再严重,官僚们顶多,多拿多吃点,根本消耗不了多少劳动。因为官僚再厉害,也不可能一天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而资本主义就非常可恶了,资本家可以通过资本的形式,支配人们大量的劳动,这些变成价值的劳动,多数与具体财富增加无关,完全被货币游戏浪费。因此计划经济下,只要实现了工业化,人们生活非常轻松悠闲,以苏联来说,在百分之百的就业率下,平均每个人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不用上班而在公费渡假。这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角度,计划经济这是对个人自由的多大贡献。虽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具体财富存在一些分配不公,但没有了资本通过剩余价值来取大限度的榨取人们劳动(行为)的剥削方式,人们的自由得到了经济上的拓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3:44:57
gemsung :
    利润(剩余价值)是具体的剩余财富么?如果是具体的剩余财富,那么无疑马克思的剥削逻辑就是错的,但如果它不是具体的剩余财富,而是交换中的劳动剩余,资本主义在通过剥削追求最大化的支配人的劳动(行为),而不涉及具体的财富(使用价值)增加,难道这种剥削不够邪恶???????
   价值和财富是两回事,还是李嘉图说得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淆同。”



资本主义追求的东西是钱(价值),而不是具体财富。

而利润这东西与具体的财富是无关的,假如价值(钱)代表的是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关系,而不是实物产出,那么资本剩余价值的剥削难道还不够邪恶,它不是在追求最大化的财富生,而是在追求最大化的用货币支配人的行为(劳动)。

社会上99.999999999%的商品都是为普通劳动者生产的,剥削压根就不是什么具体财富的分配问题,而是劳动力支配的问题。假如剩余价值是工业3小时的劳动生产的,也就是说工人在够买同样的消费品时需要多花3小时劳动时间所挣的金钱。利润根本不涉及具体的实物产出,也与效率无关。

无论是租房子,借贷买房子,还是现金买房子,实际上三种人有可能使用和消费着同样的房子,但是无论租房子的人劳动消耗最高,借贷买房子的人次之,现金买房子的人最不消耗劳动。

产权关系、金钱持有,反映出来的是劳动力(行为)消耗被人支配的情况的不同压根不涉及具体的实物产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