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671 1
2007-08-12

第一,剥削的基础之一是足够高的劳动生产率---如果每天的全部劳动只能维持自身和家庭生存,则不存在剩余价值时间,资本家也就无法得到剩余价值;

第二,社会必须始终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即存在“产业后备军”---如果劳动力不足,资本家在争取劳动力上存在竞争,从而使工资超过“维持生活必需品”的“剥削线”---也就意味着这时候利润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从而无法定义为剥削。

第三,国家对资本主义机制无约束力---现代民主国家工人之所以摆脱“剥削”正是通过工会和民主制度日渐完善而获得的。

在“无约束的资本主义”时代,必然会出现马克思所言的剥削---工人只能得到维持生存的工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12 14:56:00

对马克思理论的正当评判应该建立在对其产生时代的了解和对其理论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注意:这个“正确”不是说其理论正确)

当然,如果你脑子里只有马克思理论而没有其它的“参照物”,你永远不可以正确认识马克思理论(理论而不是神喻),你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拒绝---这都不是正确的科学态度~~~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