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华东市场的表现较好;北疆一季度未开工,亏损额度符合预期。我们认为,公司预收账款达11亿元,远远高于历史水平,这蕴含了疆内强烈的涨价预期。此外,我们调研认为,南疆因3月开工早而率先涨价,接下来北疆价格启动也是箭在弦上,后续仍有可能超预期。 疆内涨价趋势确立,南疆、北疆、东疆全面看好,维持“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2011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740万元,同比减亏。实现销售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EPS为-0.02元。
经营好转主要来自于江苏地区盈利的好转。疆内一季度未开工,亏损正常。我们参考南京PO42.5的出厂价为470元/吨,去年同期是265元。熟料价格约为400元/吨,局部价格更高,我们预测江苏530万吨产能(假设量462万吨)熟料能贡献收益。按目前价格,估算华东部分净利润约为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66%)约为2亿元。
关注预收账款较大的大幅增长。一季度预收账款11亿元,去年同期为6亿,相对年初大幅增长508%。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下游都争取拿现金买水泥,关键是保证量。而水泥企业基本不锁定价格。这反映了疆内供需紧张和价格上涨的强烈预期。
我们近期在新疆地区调研,判断今年的价格上涨范围较大,南疆、乌昌、东疆都有可能继续出现价格较大幅度的上涨。基于疆内均价上涨35元(不含税)、华东地区价格持续高位的假设,我们上调最近三年的预测,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2.70、4.08和5.29元(未考虑增发摊薄)。给予2011年18-20倍的目标估值,给予“强烈推荐-A”的评级,目标价48-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