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22 5
2021-11-15

统计局今日公布了10月宏观经济数据,

服务业指数两年平均继续回升,但由于去年10月的指数较高(7.4,高于2019和2018年

同期数据)同比下降,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服务业指数    6.8       6.8     6.2   6.6    6.5    5.6      4.4    5.2   5.5  (两年平均)

                     31.1    25.3   18.2    12.5  10.9  7.8    4.8    5.2   3.8  (同比)

由于就业情况良好,零售继续回升,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两年平均)

零售  3.2        6.3     4.3   4.5    4.9   3.6  1.5    3.8   4.6 (名义增速)

10月零售环比增长0.43,接近2019年同期数据。


   1.jpg

工业增速回升,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工业     8.1      6.7     6.8    6.6   6.5   5.6  5.4   5.0   5.2   (两年平均)

            35.1   14.1    9.8   8.8  6.3   6.4   5.3   3.1   3.5    (同比)

出口表现良好可能是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

10月汽车产业跌幅缩小,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汽车制造业  2021   70.9     40.4   7.7    0.5  -4.3  -8.5  -12.6   -8.2  -7.9

                   2020  -31.8   -22.4   5.8   12.2  13.4  21.6  14.8   16.4  14.7

缺芯的影响可能开始下降。

10月工业环比增长0.39,接近2019年同期数据。

2.jpg

从电力数据来看10月发电增长3.0,用电限制的影响可能在10月还没有完全消除。

从近期的新闻报道和煤价以及高耗能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来看,电力供应

正在增加,工业还有继续回升的空间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 8月  1-9月  1-10月

固投    1.7      2.9      3.9       4.2      4.4      4.3      4.0     3.8      3.8      (两年平均)

           35      25.6    19.9    15.4    12.6    10.3     8.9      7.3     6.1         (同比)

10月固投环比增长0.15,这个增速同2019年的数据比差距明显,

3.jpg


从环比数据来看,固投是今年各项数据中表现最差的数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快速下跌。

房产地产销售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021   19151  19277   15231  16922   22397  13499  12617   15748  12390  

增  幅  133%   58.5%  32.5%  17.5%  8.6%   -7.1    -18.7     -15.8     -22.6

2020    8203   12161   11499  14406   20625  14528  15520   18705  16018   

2019   12803  14325   12102  12632   18926  12464  12210   16119  12926   

10月房地产销售额同比下降22.6%。去年销售前低后高可能放大了跌幅,但同2019年比

10月销售也下降4.1%。

房产地产投资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021    13985   13593   12664  14079   17861   12716   13164  14509   12366  

增幅     38.3%  14.7%   13.6%   9.8%   5.9%    1.4%     0.3%   -3.5      -5.4

2020    10115   11847   11140  12817   16861   12544   13130   15030  13071

2019    12089   11713   10415  11857   15535   11234   11746   13418  11596

10月房地产投资下降-5.4,后期还会继续下跌。根据相关数据推算房地产投资下跌

10%,经济增速下降1.9%。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最近地产政策开始微调,

相关讨论较多,下面重点关注房地产。

       我国2020年的住房收入比为12.4倍,从国际比较来看明显较高。据三联生活周刊

报道,“1998年首次房改之初,当时中国确定了要走新加坡的保障房路线,“建立和完善

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但是到了2003年,房地产发展模式

迎来大转折,有关方面表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所以,提出了住房市场化的方向,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内陆的房地产发展从新加坡模式,转向了更加市场化的香港模式,住房

供应市场化、政府卖地赚钱等香港特色被引入内陆。”(https://mp.weixin.qq.com/s/XQt4u_rz5b2sYlUECrK2dA

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首次明确房地产

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从统计数据上看2003年开始经济适用房在新开工面积中的占比明显下降,

4.jpg

房价开始明显上涨,

5.jpg

2010年以后统计局不再公布经济适用房数据。由于房价越涨越高,日本和美国都有住房

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住不炒”。2019年7月

政治局会议 首次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2020年住建部点名

表扬长沙,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研究显示长沙住房调控搞得好的经验之一是

住房保障搞得好。“截至2019年4月,长沙市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22.92万套,其中

经济适用房13.48万套,公共租赁住房9.44万套。保障性住房不但可以有效满足中低收入

人群的住房需求,而且可以减少整个住房市场上的住房需求,从而减缓房价上涨。”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21-09-23/zl-iktzscyx5777807.shtml


住房保障再次重回人们的视野。银监会推出“三道红线”限制房地产企业资产债务率不断攀升。

各种限制炒房的措施不断推出。2021年9月开始,由于地产降温明显,海外地产债开始

大幅下跌,监管部门的调控措施开始微调,个人住房贷款开始增加。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笔者认为“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可能改变,限制房企资产债务率不断攀升的大方向也不会改变,

当前的微调只是技术性调整,目的是防止房地产硬着陆,因为当前的内外环境不容许。

从国内来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明年又是换届之年,经济运行需要尽量稳定。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1-15 22:31:14
       从国际环境来看,今年初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对着摄像机,当面对美国人讲:“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美博弈之激烈
由此可见一斑。7月美国副国务卿访华还要从实力地位出发向中国施压,结果被谢锋副外长怒斥
“既要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美国最近开始提“中美长期共存”,
难道在美国人以前的战略规划里没有“中美长期共存”?

       在小布什当总统时奥尼尔财长发现美国养老基金有巨大的赤字,要求整固财政。由此同美国
当权的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展开了一场政治争论,但最终切尼副总统以一句必将载入史册的
名言赢得了这场争论:里根证明了赤字并不重要(Reagan Proved Deficits Don't Matter)。这句
讲的是里根在任时为了同前苏联竞争,军费在短期内翻倍,债务虽然增加了不少,但前苏联
解体后随着军费下降和美国一超独霸带来的有利环境,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债务都得到了妥善
处理,克林顿当政时美国财政出现了多年不见的盈余,倍受尊敬的格林斯潘当时谈论的话题是
美国联邦政府将在2008年彻底还清所有债务。奥尼尔因此被解雇。现在,在为中东战争花费了
8万亿美元、累计对华贸易赤字超过5万亿美元后,美国不仅没有扳倒中国反而自身的财政危机
要爆发了。为什么美国人的设想和现实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根源就在于美国人太傲慢了,
他们以为他们必赢,根本没有留后路。当年拿破仑以为打到莫斯科战争就会结束,谁知道打到
莫斯科只是这场战争的上半场...。那么接下来中美会长期共存吗???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在
闹独立(得州,打响“脱美建国”第一枪?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31335&s=fwzwyzzwzbt),得州闹独立的原因部分在于经济,得州每年要给联邦政府交不
少钱,而且由于美国债务很大,加税和通胀都是不可避免的,得州早在2015年就将存放在纽约
的黄金运回策划发行独立货币。

http://gold.jrj.com.cn/2015/12/29145220317657.shtml

美国得克萨斯州从纽约金库中取回黄金运回本州储藏

如果美国的债务问题无法妥善处理,中国很有可能同得克萨斯孤星共和国等国家长期共存,而

不是同美利坚合众国长期共存。美国现在同中国妥协,实在是因为通胀火烧眉毛了,处理不好
政治上明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很可能大败,经济上股市有崩盘的危险。美国财长放话要削减对华
关税,美国削减对华关税,对我们稳定增长当然是有利的,经济稳定后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
底气会更足,中国实现了外交和内政相互促进的正循环。但要看到美国对当前形势是十分不满、
甚至是绝望的,特朗普最近大放悲声称三年后美国将不复存在(“特朗普预言美国将在未来三年
不复存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0&wfr=spider&for=pc
如果中国房地产处理不当出现硬着陆,美国感觉有机可乘,局势完全可能会变得更复杂。

      当前房地产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产负债率过高,2020年为80.7%,为什么房地产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会这么高?先来看一下房地产企业的土地购置数据,

19-4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及购置        

年  份
地  区        待 开 发        本年土地        本年土地        
               土地面积        购置面积        成交价款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亿元)        
1998        13530.70        10109.32        
2000        14754.77        16905.24        
2005        27522.00        38253.73        3269.32        
2006        37523.65        36573.57        3318.04        
2007        41483.97        40245.85        4573.18        
2008        48161.07        39353.43        4831.68        
2009        32816.54        31909.45        5150.14        
2010        31457.95        39953.10        8206.71        
2011        40220.76        44327.44        8894.03        
2012        40195.99        35666.80        7409.64        
2013        42280.47        38814.38        9918.29        
2014        42136.28        33383.03        10019.88        
2015        36638.48        22810.79        7621.61        
2016        35121.01        22025.25        9129.31        
2017        35747.29        25508.29        13643.39        
2018        45804.02        29320.65        16154.08        
2019        48976.94        25822.29        14709.28        
2020        43514.51        25536.28        17268.83        
从上面统计局公布的这张表中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金额不断增加,但购置面积总体上

呈减少趋势。如果计算一下平均土地成交价格就会发现土地价格涨幅很大,

土地平均成交价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6762  5696  5510  5348  4144  3341  3001  2555  2077  2006  2054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1614  1228  1136   907   655

十五年间上涨超过十倍,同期房屋销售均价从3168元/平方米涨到9860元/平方米,涨幅
只有3.11倍。由于中国政府禁止囤地,从表面上看开发商的未开发土地只有当年购置土地的
1.7倍,似乎并没有大量囤地。但如果看竣工率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了,竣工率不断下降,
2020年已经下降到9.8%


19-8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

年  份
地  区        房屋施工      房屋竣工     房屋建筑    房屋竣工     房屋竣工
                 面    积        面    积      面积竣工率   价    值       造    价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         (亿元)       (元/平方米)


1998        50770.14        17566.60        34.6        2139.19        1218
2000        65896.92        25104.86        38.1        2859.35        1139
2005        166053.26      53417.04        32.2        7752.24        1451
2006        194786.42      55830.92        28.7        8729.35        1564
2007        236318.24      60606.68        25.6        10039.89      1657
2008        283266.20      66544.80        23.5        11947.57      1795
2009        320368.20      72677.40        22.7        14689.37      2021
2010        405356.40      78743.90        19.4        17542.73      2228
2011        506775.48      92619.94        18.3        21975.91      2373
2012        573417.52      99424.96        17.3        24836.62      2498
2013        665571.89      101434.99       15.2       26805.38       2643
2014        726482.34      107459.05       14.8       30261.99       816
2015        735693.37      100039.10       13.6       30552.38       3054
2016        758974.80      106127.71       14.0       32252.13       3039
2017        781483.73      101486.41       13.0       31512.46       3105
2018        822299.56      94421.15         11.5       30309.07       3210
2019        893820.89      95941.53         10.7       34045.90       3549
2020        926759.19      91218.23          9.8        34493.83       3781
有什么房子要建十年?如果将土地价格联系起来看,很明显开发商在以拖慢工程进度的方式
在囤地,未来十年开发商不买地房子都不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开始
减少。每年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从2014年开始减少,

非农就业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550     995      1747   1514      925      435      426     504      528        554

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在1997年,但地价的峰值在1991年,

(不知为什么日本地价图传不上来,想看这张图可以到下面这篇文章中找到
十四五规划:如何提升最终消费率https://bbs.pinggu.org/thread-9767847-1-1.html

中国由于城镇化进程不同,地价还在上涨,但是地价还能涨多久?十年???今年到10月

为止土地均价较去年上涨6.6%,后期涨幅还会减少,够不够利息都很难讲。很难准确预测
中国土地的拐点,但笔者强烈建议开发商改变囤地开发的模式,在当前形势下,一旦地价
上涨的趋势反转。风险极大。近期不少开发商提出“以销定投”值得关注。在住房日渐由卖方
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当下,销售能力是企业竞争的关键,碧桂园等销售能力强的企业正在
甩开竞争对手。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6 09:16: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7 16:42:43
      地产下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2014年地产开启下跌周期后,2015年全年地产投资增速由2014年的10.5%下降到1.0%,接近十个点。2014年房地产企业的
资产负债率为77%,明显低于2020年(80.6%),估计本轮地产投资降幅将明显超过
上一轮,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地产投资增幅下降10个点大致影响经济增速下降1.9个点,
对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更为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全年地产企业的土地成交价款为
17269亿,今年前十月该金额为11410亿,比去年增长0.2%。在上一轮周期中,2015年
土地成交价款较2014年下降23.9%,而当前房企面临的信用环境远比上一轮严峻,
不仅监管部门要求降杠杆,海外债券发行的大门基本关闭,地方政府加强预售资金监管
都会限制房企的拿地能力,再加上房企自身的存货很高,土地成交价款下降50%或更多
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同时由于不断有新增新冠病例出现,
16917761_202111161738310111703328.png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明显,从GDP的环比数据来看,假设四季度能够恢复到1.5的正常水平,

GDP

同比                                                              环比

2017      7.0      7.0     6.9       6.8                  1.8    1.8    1.6    1.6

2018      6.9      6.9     6.7       6.5                  1.8    1.7    1.3    1.5

2019      6.3      6.0     5.9       5.8                  1.6    1.4    1.2    1.5

2020     -6.8     3.2      4.9       6.5                 -6.8   10.0   2.8   3.0  

2021      5.0     5.5      4.9(两年平均)           0.4   1.3    0.2

不考虑基数因素,将环比数据换算成同比,全年GDP的增速也就在3.5左右。明年除非

疫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经济增速也会同今年相近。(服务业受疫情的影响十分明显,
即便如此,同其他各国相比中国的表现也是很好的。2020年中国的GDP约为美国的70.3%,
今年前三季度提升到75.3%,由于今年美国的GDP增速是前高后低,年末的比例还会有
明显提升。 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不容乐观,地方政府债务偿还的压力明显增加。中国
有中药,在经过初期的摸索后自2020年4月16日以来新增病例超过20000例,但死亡人数
只有4人,死亡率低于0.02%,中国是否可以放弃“清零”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病毒不断在变化,是否还会出现更厉害的病毒争议较大,放弃“清零”是高风险决策。
海外放弃“清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做不到。放弃“清零”后,病例将会大幅增加,对劳动力
市场将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以美国为例,美联储总是讲,就业人口比疫情前还低几百万,
通胀不是问题。但数据显示美国退休率快速提升,
233493644_7_20211107040940973.png

相关研究显示有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提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不仅如此数据显示各行业工资

增幅差距拉大。最为典型的是休闲、娱乐行业和通讯行业,10月美国企业的平均时薪增幅
为4.9%,但休闲、娱乐行业大涨11.2%,通讯行业不仅没涨反而下降0.5%。

360截图20211117064537460.jpg

原因在于休闲、娱乐行业感染病毒的风险高,招不到人,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而通讯行业

感染病毒的风险低,招人相对容易,工资反而下降了。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摩擦失业大幅上升,
难怪鲍威尔在9月24日的《美联储倾听》中感慨:“从未看到过美国经济伴随着如此严重的
用工荒,同时还有大量失业人员和劳动力市场严重闲置同时存在的现象”。美国前财长
劳伦斯·萨默斯称当前失业率可能已经低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意味着工资
将会加速上涨,不仅通胀很难控制,经济增长的前景也颇为暗淡。最为明显的是越南,越南
疫情防控措施放宽后,约200万人逃离工厂GDP暴跌6%。从历史上看,当政府放弃维持正常的
公共秩序,民众将会自保,而民众自保带来的成本通常会更高。放弃“清零”政策带来的效果
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好。



       为了应对房地产下行周期带来的下行压力,央行通常都会降低利率,
16917761_202111161712530067826255.png

同时政府会增加基建投资。由于地方政府的累计债务不断升高,而且除新基建外,传统基建

的回报偏低,加上明年地产企业的购地支出可能大幅下降,再用增加基建的办法来应对经济
的下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问题会很难处理。那么该如何应对
当前的下行压力,笔者在7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文章中提了三点建议,分别是鼓励创新、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补贴生育(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715855-1-1.html),现在
再补充一点:改善疫情防控。

(未完待续)

  


附件列表
233493644_7_20211107040940973.png

原图尺寸 102.71 KB

233493644_7_20211107040940973.png

360截图20211117064537460.jpg

原图尺寸 51.91 KB

360截图20211117064537460.jpg

233493644_7_20211107040940973.png

原图尺寸 102.71 KB

233493644_7_20211107040940973.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8 20:17:32
我国在疫情爆发初期,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抑制了病毒的蔓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于只有我国实现了
成功“清零”,其他国家的病毒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当前不断新增的新冠
病例对经济的影响比贸易战还大,建议组织疫情防控相关人员仔细梳理过往案例,查缺补漏,改进防控措施,
更好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接下来根据笔者的观察提两点建议。

      一、疫情爆发初期总结出来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很好的经验。如何做到早发现,
从政府的角度看已经做得很努力了,继续改善的空间不大。但民众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梳理过往
案例,首例感染者及时、主动报告的很少。以去年北京新发地的疫情为例,首例感染者6月4日出现症状,
但并没有就诊,直到6月12日疫情溯源采样检测才发现核酸检测阳性。北京西城大爷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
是在6月10日,如果首例感染者能够及时主动就诊,发现时间可以提前6天,在病毒传播力明显增强的情况下,
能够提前6天发现疫情可以消除很多隐患。今年7月的南京疫情,机舱保洁员病例的基因序列与7月10日俄罗斯
入境的CA910航班报告的1例输入病例的序列一致。7月13日的时候就有保洁员咳嗽,以为是病毒性感冒,咳嗽
感冒的人在家休息挂水后又回来上班了 。因为打过疫苗,感觉疫情也不严重了,根本没想到会传染上新冠病毒,
直到7月20日保洁员被确认感染新冠肺炎。如果能够提高民众的防控意识,打消患者的疑虑,提供足够的精神
和物质奖励,鼓励患者及时主动报告病情,防控的效率可望得到有效提升。

       二、我国不断出现医院、冷库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的案例。据媒体报道最近大连的疫情也是来源于冷库。

大连本轮疫情首例来源冷库,已是因冷链发生的第三次疫情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384145

       冷库的工作人员都是打了两针疫苗的,大多数还打了三针疫苗。但还是被感染了,建议除了打疫苗外,
也应该让中医参与疫情防控。当前疫情防控中有不少难题,如超长潜伏和复阳等问题,西医没有很好的办法
应对,中医在武汉抗疫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情防控也需要中西医并重,但遗憾的是从媒体的报道来看
中医的参与度并不高。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评价,说中医虽然能治病,但是不科学,说这种话的人以从事西医工作的居多。他们
接受过多年的西医专业训练,对中医却不了解,理解不了中医治病的原理,因此说中医不科学。一种医学是
否科学是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的,能治病的才是科学,不能治病就很难说得上是科学。判断中医是否科学要用
能否治病来检验,而不能看他是否符合现有的西医理论。中医能治病已经在武汉抗疫中获得证明,仝小林院士
介绍了一组对比数据。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1476例,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662例(中药汤剂组484例,
非中药汤剂组178例)。中药汤剂组死亡15例,未用中药汤剂组死亡56例。他介绍,中药汤剂组的死亡风险
下降了87.7%,与未用中药汤剂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核算死亡率可知,中医汤剂组死亡率3.1%(15/484),
非中药汤剂组死亡率31%(56/178),两者相差高达10倍。

官媒首次披露:西医组死亡率是中医组10倍!
https://new.qq.com/omn/20200428/20200428A03HLI00.html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以中医不符合西医理论就说中医不科学的人,首先已经丧失了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科学
精神。事实上西医近年来已陷入发展瓶颈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新药研发投入越来越多,但取得成功的却
很少,导致商业回报越来越少。

16917761_202111181545090572859391.jpg

医药研发投入的回报率都快低于银行利率了。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过去20年里,Top20的药企共投入超过600亿
美金的研发,160多款试图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病情的药物在人体临床验证中全部失败。失败的原因在于西医从
哲学上看是以分割论(Reductionism,又译为还原论。认为万物均可通过分割成部分的途径了解其本质。)为
基础的科学,导致西医缺乏整体辩证论治的观念,不仅药物研发困难,而且在临床上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
医脚”不能根治的困境。举一个笔者身边的例子,笔者有一位亲戚患了膀胱癌,去医院看病后,西医通过手术
切除了癌变部分,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恢复了健康。大约过了5年,又复发了,又去医院做了手术,术后也恢复
了健康。但是不断复发,前后复发了四次,最后一次复发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做手术的医生都没有信心了,
说她是癌症晚期(没治了)。中医认为膀胱癌的病因多在于肝脏大块排毒,肾脏排解不了导致的。点按脚上肝经
原穴太冲穴感觉剧痛,笔者因为自身保健需要自学了一点经络知识,就教了她一点简单的穴位按摩知识。如今,
两年已经过去了,患者并未复发,依然过着健康的生活。不少患胆结石的患者看西医动手术切除胆囊后,由于
病根没有消除,还会长出胆管结石。而中医相对于西医的优势在于有一整套关于人体气血循环的理论知识(经络
理论),能够从整体辩证论治,消除病根。笔者认为中医真正的精华就在于经络理论,日韩等国在近代由于利益
驱动选择了“废医存药”的方案——即:医疗思想放弃不要,只吸收中药治病成果,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原中药方基础上做文章,只保留了汉方药,而废除了汉方医,结果面临新冠疫情束手无策。西方在面对中医时也
同样选择了“废医存药”的策略,对经络理论等视而不见,却对中药中的一些分子化合物比如黄芩素之类的非常感
兴趣,认为清肺排毒汤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中含有黄芩素等杀灭病毒的物质。但其实中医并不知道黄芩素能杀灭
病毒,中医用药都是讲究性味归经的,黄芩能调理肺经和脾经,中医认为只要经络通了病自然会好,老中医都知道看病看的是气机的升降出入。中医不用药,通过针灸等方法同样能治病。虽然西医也有很多长处,但在这方面西医
是无法和中医相提并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3 17:37: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