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统计软件培训班VIP答疑区
1895 0
2022-01-24
请教张老师:

1、用EVIEWS估计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时没有确定滞后阶数这一步,直接是滞后一期的估计结果,基本都显著,误差修正项系数也显著。查阅了一些论文,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设定中,都直接用滞后一期的模型,没有选择最优滞后阶数,没有报告超过滞后一期的模型估计结果。根据张老师给的程序,用STATA 估计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时,通过AIC、 BIC 确定滞后阶数后设定模型,估计结果基本都不显著,误差修正项系数也不显著。如何解释这个结果。如果直接用滞后一期的模型,这样做存在哪些问题?

2、选择了含个体固定效应和线性趋势项的模型, 根据 PPT,将误差修正项写为:


按照张老师的STATA程序,输出的结果与模型中的系数有些对不上,如只有一个λ,a是截距项_cons吗?这是因为做了一些假定吗?是变量的系数不随个体 i变化吗?如果没有这个假定,调整速度λ会有i个吗?是解释为不同截面单位的调整速度不同吗?a也会是i个吗?解释为不同截面单位的截距不同吗?



3、根据AIC、BIC 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有多个,有多个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下一步如何选择呢?

4、用AIC、BIC 确定最优滞后阶数时,试的过程中,自变量x的循环次数是否不能大于y,还是没有影响,怎么设置都可以呢?



感谢张老师录制的学习视频,非常详细,非常有帮助。这几个问题拜托张老师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