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再学习漫笔(7)——自然力与社会共享力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人力;自然力;社会共享力
自然力(或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如萨伊、斯密、李嘉图等的著作中就被广泛使用并认识到自然力(或自然资源)对于财富生产的意义。配第所说的“土地是财富之母”表明了自然力(或自然资源)在财富创造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则在三种不同含义上使用“自然力”一词:
(1)、纯粹的自然力或天赋自然力,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及资源组合所发挥的功能,这些资源和资源组合所发挥的功能是没有加入任何人类的劳动而自然生发的,比如土地、河流、湖泊、高山、森林、各种生物、矿藏、大气、洋流……。
(2)、人类自身的自然力或劳动的自然力,即由人的四肢、五官等组合而成的身体自然生发的力量。“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3,201-202]
自然力是无意识的力。人类的劳动力则是受人意识控制的力。我认为那种把人力算做是自然力是不正确的。人力是受人意识控制的力。
(3)、由分工和协作产生的自然力称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克思说:“通过简单协作和分工来提高生产力,资本家是不费分文的。它们是资本统治下所具有的一定形式的社会劳动的无偿自然力。应用机器,不仅仅是使与单独个人的劳动不同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挥作用,而且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我们把协作看作是一种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因为单个工人的劳动通过协作能达到他作为孤立的个人所不能达到的生产率。”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我认为可以称为是社会共享力,体现了整体不同于部分之和的原理。这种思想在当代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尤其是现在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生态、资源短缺等等压力、通过提高社会共享力以提高生产力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那种以为自然力给人类带来了现实的收益和好处,但是又无需人们支付任何成本的认识只是会计学的解读, 它没有注意到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可以有正反不同的作用:白痴是组织不了分工和协作的;智商低可使分工和协作适得其反;人类需要的是正面积极可控的自然力,这离不开科学以及合理的组织工作,即智力的运用——进行脑力劳动极其重要!其实,马克思认识到了:“……,人要在生产上消费自然力,就需要一种‘人的手的创造物’。要利用水的动力,就要有水车,要利用蒸汽的压力,就要有蒸汽机。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学也是如此。……。”[23,443-444]所谓应用机器其实就是应用社会性潜劳动。
活劳动并不是我们获得满足需要的财富的唯一因素,自然力量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贪天功为己有”的思维是要不得的。当然,人对自然力量的利用越好(这是要依靠智力的作用——首先认识自然,然后才能利用自然),就越能获得所需的一切。
虽然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之间的劳动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但通过互利交换,扬长避短,优化配置等共享措施,就能增加全社会的福利。
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动植物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其根本差别就在于人类进行的是劳动,而动植物进行的是本能活动。
由于自然不会索要报酬。因此自然力的“无偿”贡献就应当归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若把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共享的东西依据某种人为的权力统统据为己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侵犯了他人的权益!人类社会还应该将自然资源的贡献所得的一定份额用于补偿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欢迎挑错补漏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