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作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城市的吉林、上海,成为疫情重灾区。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000家上海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停产减产,致使多数整车企业面临缺件少件的难题。

多家车企因疫情被迫停产
4月15日上午消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余承东表示,4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如此持续下去,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
其实,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车企不止华为汽车一家。4月15日,小鹏汽车何小鹏也宣称,目前疫情对上海及周边的汽车供应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果供应链企业还无法复工,5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企业都将面临停产。

早在4月9日,蔚来就发声:自3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受此影响,零部件无法凑齐,导致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

对汽车产量影响有多大
上海是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城市之一。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汽车年产量283.32万辆,占全国产量2652.8万辆的10.68%。
2020年,全国汽车产量2532.49万辆,上海产量264.68万辆,占比10.45%,仅次于广东和吉林,排名第三。而吉林、广东也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全国前三大汽车产地受灾,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不容小觑。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例如上汽集团,就因受疫情的影响,3月中下旬在上海的工厂进行了闭环生产,4月份部分工厂陆续停工。Choice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今年3月产量41.97万辆,月均产量约42万辆。上海地区产能约占总产能的19%,随着上海工厂4月停工,产量将大幅下滑。2020年2月、3月,受疫情影响,产量曾降至3.23万辆、20.62万辆。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上海为什么会影响全国汽车业
疫情下的停工,整车产量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以上海为代表的江浙沪地区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这些关键零部件企业还辐射供应整个中国的整车企业,如果零部件不能及时产出和送到全国的车企,那么即便下游整车企业闭环生产也难以持续,这也是华为、小鹏、蔚来等车企真正的担忧之处。
上海有很多汽车产业链巨头,采埃孚、安波福、宁德时代等100多家企业,生产着各种汽车零部件。而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合计超过2万家。
在上市公司层面,Choice数据统计,目前两市共有174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其中19家在上海,2020年总营收1840.45亿元。主要产品涵盖了发电机、发动机、电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连接器、屏蔽罩、动力测试设备、安全气囊、减震元件等产业链各细分领域。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而这19家上市公司的大客户包括上汽集团、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沃尔沃奥迪、宝马、特斯拉安凯客车、宇通客车等众多车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海疫情对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已经带来较大影响,且这些影响不止体现在江浙地区。如果疫情持续,将给全国汽车产业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4月,汽车产销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冲击有多大?
那么,上海汽车产业链企业的停产停工对全国汽车产业链的冲击会有多大?
南方东英表示,各种防疫政策导致运输困难,对供应链的协同产生了较大的破坏作用。上海除了有博世、采埃孚、安波福这些国际汽车供货商巨头外,还聚集了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地平线等众多智能驾驶领域的零部件供货商。运输受阻对汽车零部件供应产生极大的困扰,令很多生产基地不在上海的车企也受到了疫情的波及。
根据交银国际的测算,虽然部分车企仍有剩余零部件库存,但估计仅能支撑1-2周。

启动复工复产
鉴于停工停产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上汽集团已发布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4月18日起将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是他们的整车厂进行压力测试,同时会带动一些核心零部件工厂同时进入压力测试。

目前,工信部驻上海前方工作组经过多次召开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视频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4月16日晚间,防控指引正式发布,第一批666家“白名单”企业在产377家。第一批拟复工复产的企业除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外,还包括运行保障类、经济支撑类企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