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再学习漫笔(11)——商品与劳动产品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劳动产品;交换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的。我认为关于商品有下列两个问题有必要获得共识:
1、什么是商品?
2、什么是商品区别于非商品的本质属性呢?
1、什么是商品?
通俗说通过市场交换的所有权明确的经济事物才可称为商品。因此,经济事物如果没有明确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的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人们可以通过交换经济事物的所有权来间接获得满足需要的物品或服务。一个物品如果不存在所有权的问题,即天然丰富到不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谁都能轻易获得该物品,该物品就不会成为商品了。但也只能一般地说通过交换所有权获得的物品(商品)大多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和劳动有某种关系的物品。
2、什么是商品区别于非商品的本质属性呢?
经济事物不但要能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要实现了所有权的交换,这才是真正的商品!即“能交换”的经济事物和真正“实现了交换”所有权的经济事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非商品虽然可能具有“能交换”的属性,但仍然不是商品,因为它实际上并没有实现了所有权的交换从而不是实际商品。所以,只有真正“实现了交换”所有权的经济事物才是真正的商品。这样,有用物品或劳动产品就不一定都能成为商品,进而可以说有用属性或劳动属性也不就是商品所独有的本质属性。商品的本质在于它的所有权“实现了交换”。
任何物品交换,都不是物品自己自动完成的事情,而完全是两个以上不同物品所有权主体之间的交换行为的结果和表现。所以,任何客体,没有所有权主体的存在,则无论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点,都永远也不可能转变成为可用于交换的商品!
通常空气等等不能成为商品,并不是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而是因为它没有明确地所有权,通常人们不用付出艰苦的代价就能得到满足。
欢迎挑错补漏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