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491 0
2011-05-22
人人平等。这是从人是人而言,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没有性别,地位,职业的差别。因为老年人,孩子是无用的,但是不能把这些人遗弃,这就是社会道德。如果仅仅按照有用定人的价值,老人,孩子就不应该受到重视,因为这些人纯粹是生命的拖累。而实际上,老年人孩子是受到道德的重视,人的价值就是一样的。孔子从道德的判断出发,看到君子和小人是不一样的,孔子一辈子把君子看的很高,把小人看的很低,孔子把大多数的小人排除在外,孔子是为君子,为皇帝服务的,这样孔子只有政治学,伦理学,孔子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老子也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老子把说王大,道大,老子严重王就是不平等的一个人,对王不能违抗,对自然不能违抗,老子眼中道实际含着王大的思想。    在以后的历史中,英雄,圣贤,名人,举人,就是被看的高于一切的人,其余的奴隶,下人,小人就是卑贱的人。这里,人人平等是谈不上的。几千年的中国人就是不平等的人,在新中国以后,人人平等还是没有完全变成现实。对于地位很高的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道德和法律都是区别对待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不是现实。就是因为特殊地位,一些人和另一些人是不一样的,不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法律上。在对人的价值判断中,人只有具有权力和金钱的最大化,才能使人成为高级的人,一无所有的人就是赤民,这种人没有价值,只有成为高级人的奴隶,这样的人数很多,所以,大多数的人就没有人人平等的资格。人的尊严就是在人人平等中实现的,没有人人平等,就没有尊严,受鄙视的层次就没有尊严可言。不仅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经济地位,没有文化地位。这些人不可能被政治,经济,文化重视,这些人就是社会的底层人,这些人就是卑贱的人,社会充满这样的人,这就是说,人人平等还是在路上。
    人人平等的本源,在基督教中,人人都是上帝的受造物,这样人人都是出自上帝之手的,所以,人人都是平等的。在儒家,人的出身门第是最主要的,出身名门的人就是受到尊重的人,其次是官宦子弟,富家子弟,具有历史价值的人家才有价值。一般老百姓及其子女没有地位。因为卑贱的人生出卑贱的人,这是从个体人的出处看的。道家是自然平等,人人是自然的孩子,这里人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平等的,但是道家的平等也是差强人意的。佛家说众生平等,但是佛家内部是等级森严的,佛祖,菩萨,罗汉是不平等的。基督教推行人人平等,其基础就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中,男女性别是平等的,耶稣和使徒是平等的,教的内部和外部是平等的,这是近代女权主义的前身,也是自由民主的前身。总统和人民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次对估计货币积极组织的主要人物卡恩的性侵犯的制裁说明,谁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人人平等作为理念,是指人和人具有统一的价值,法律是唯一的平等标准,法律是神圣的,法律撕下了所谓的伟人的道貌岸然的外衣,法律就是神圣的,维护法律的神圣地位,就不管是谁犯罪也受到法律的制裁。人人平等的基础一个是道德平等,法律平等,尊严平等,价值平等,没有这样的基础,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法律是人人平等的保障,没有神圣的法律,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而法律的神圣也是在其维护了人人平等而完成的,偏袒的法律就是扭曲的,扭曲的法律不能显示人人平等,而是维护了部分人和另外的人的不平等,扭曲的法律反而是不平等的原因。人人平等的观念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法律之中,没有这样的判断,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公正的法律维护了最根本的价值,人人平等才是可能的。扭曲的法律是人人平等的障碍。
    最终公正的法律维护了人人平等的价值,是社会财富分配,人的才能的发挥,人生价值的体现的核心。没有人人平等的基础,社会财富的分配,法律的判断和执行,人的才能的发挥都会扭曲和颠倒。贪污受贿的人致富了,无能的人被重用,犯罪的人被宽恕,无罪的人被冤枉,社会就会出现反向的价值,就是把有价值的贬低为无价值的,把无价值的变成价值连城的,这样社会就会混乱,唯利是图和颠倒是非。人人不平等,人的价值就会是人得到的权力和金钱,强取豪夺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按照人人平等的价值判断的。如果把人获得权力和金钱的数量作为人的价值,人人就会竞逐这种价值而不顾一切,社会就会出现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不以耻为耻,以不耻为耻。这样人人都会处在价值的矛盾之中,有价值的恰恰是否定的,无价值的被追逐。最主要的是,人人把权力,金钱作为自身和别人的价值平等标准,权力和金钱就是价值的“价格”,这样价值的判断就是幼稚而错误的。谁钱多谁有理,而不是谁有理谁胜利。这样社会显然就会在矛盾的价值体系中丧失目的。
    权力和金钱是人人平等永恒难以解决的矛盾。因为任何人都是处在权力和金钱的相对的地位,这样谁也会一时忘乎所以,一时会失意无助。在人与人金钱和权力的竞逐和比较中,没有终极的目的地,这样人人都不能肯定自己,人人都是带着否定的心态没有信心地生活着。人人平等不是比较权力和金钱能够得到的,人人平等是理念,出自同一种唯一的价值核心,才能实现人人平等,如果人人的出自各自的价值,就不能实现人人平等。佛家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众生平等”,儒家推行君子和小人的不平等,道家是自然主义的平等,基督教是出自上帝唯一本源的人人平等。社会学的人人平等必须有一个唯一的价值出发点,而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就是各自出自自己的价值,谁也不能肯定自己,谁也不能不否定自己。这样多元价值是一种折中态度,因为全球化不是每个国家的价值观念的普遍接受,而是最强大的国家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全球化。国际上以科学技术,国防力量,经济力量,政治力量,资源力量比较的价值,也不会得到人人平等的理念。所以,多元价值是一种价值过度,而不是价值的归宿。多元价值必须过度到一元价值,这样才会有人人平等。
    上帝,出自上帝的受造物,这是西方的人人平等的基础,人人因此成为同源性的价值,是带着其出处的价值的价值,就像人人都有各自的智慧一样,这样的智慧出自同源性的上帝。在家族主义的文化中,人人平等只有在家族内部实现的,也是在家族的具有共同的社会地位实现的,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不同的家庭的人不能人人平等。在种族主义中,同一的种族具有同一的价值,人人平等也是在种族内部实现的。这样家族,种族,都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的价值,而是多元价值。带着偏见的各种文化难以达到人人平等,只有带着同源性的价值出发点,才能具有人人平等。所以,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消除各自的狭隘性,接受大的文化理念,才能实现人人平等。(元因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