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今日公布了2022年5月相关经济数据。首先关注工业增加值,
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0.7,从汽车和集成电路的产量依然低于正常水平来看,重点城市因疫情而带来的影响在5月尚未完全消除。与2020年相似,当前工业增长依然是受出口拉动,5月出口增长15.3%,顺差大涨69.9%。
2022年
出口 1-2月 3月 4月 5月
人民币 34716 17535 17426 19765
增幅 13.6 12.9 1.9 15.3
顺差
人民币 7388 3006 3251 5029
增幅 9.3 242 17.6 69.9
海外有消息称美国进口需求全面下降(https://www.freightwaves.com/news/us-import-demand-drops-off-a-cliff),但上海航交所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依然在上涨(https://www.sse.net.cn/index/singleIndex?indexType=ccfi),后期外贸数据值得密切关注。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比1-4月小幅下降,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是一个明显的拖累,
当前房地产的销售跌幅依然较大,
房产地产销售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 15459 14196 8135 10548
增幅 -19.3 -26.4 -46.6 -37.7
2021 19151 19277 15231 16922 22397 13499 12617 15748 12390 14482 20263
后期房地产投资还会继续下跌,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略。
5月零售同比下降6.7%,降幅缩小。
5月下旬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的措施,估计6月零售增速转正问题不大。今年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了非常大的下跌,比2020年初的跌幅还大得多,甚至低于2009年的数据。
网上没有看到有文章关注这个问题,笔者也不清楚为什么跌幅会这么大。但这个问题显然值得关注,从失业率数据来看,虽然青年人的失业率较高超过2020年的高峰,
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 15.3 15.3 16.0 18.2 18.4
2021 12.7 13.1 13.6 13.6 13.8 15.4 16.2 15.3 14.6 14.2 14.3 14.3
2020 12.5 13.6 13.3 13.8 14.8 15.4 16.8 16.8 15.0 13.2 12.8 12.3
但总体失业率依然低于2020的峰值,
城镇调查失业率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5.3 5.5 5.8 6.1 5.9
2021年 5.4 5.5 5.3 5.1 5.0 5.0 5.1 5.1 4.9 4.9 5.0 5.1
2020年 5.3 6.2 5.9 6.0 5.9 5.7 5.7 5.6 5.4 5.3 5.2 5.2
如果能够调查清楚消费者信心大幅下跌的原因,有的放矢,采取相应措施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只要消费者愿意打开钱袋子花钱,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会明朗很多。从央行公布的居民存款数据来看,2018年以前居民存款增加额大约在5万亿左右,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存款增加额 4.2 4.5 5.5 4.5 7.2 9.7 11.3 9.9
贷款增加额 3.3 3.6 6.2 7.0 7.3 7.4 7.8 7.9
2018年开始明显增加,2020年高达11.3万亿。2018和2019年居民存款额明显增加可能与贸易战有关,2020年以后居民存款额继续增加可能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关。今年前5个月存款增加7.9万亿,贷款只增加了1.4万亿。从历史数据来看,存款创新高,贷款回落到2014年的水平。
单位:万亿 (前五月)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存款增加额 2.2 2.1 2.7 2.8 3.2 5.7 6.2 5.2 7.9
贷款增加额 1.5 1.2 2.3 3 2.9 3 2.6 3.7 1.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济越不好,消费者越爱存钱;消费者越爱存钱,经济越不好。如何解开这个死结?有人讲还是要增加投资。但是,在城镇化的步伐逐步放缓的背景下增加基建投资会带来债务的偿还问题;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已经接近全球30%,而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制造业企业增加投资的动力也不会强。直接补贴消费者效果虽然好,但是如果只是像到目前为止的小规模补贴作用可能不大;补多了,财政可能承担不起。有没有既能托住经济财政又负担得起的办法?补贴生育也许是一个妙招。为什么这样讲?梁建章先生建议用GDP的2-5%补贴生育。今年的名义GDP可能接近120万亿,2%就是2.4万亿。假设补贴2.4万亿后居民存款少增五千亿,消费增加2.9万亿,同时拉动新增投资五千亿,经济当然会好很多。但财政可能不愿意出这一笔钱,毕竟2.4万亿不是一个小数字。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郑秉文先生在【中国养老精算报告2019--2050】一书中提供的数据,在计算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在2028年开始出现赤字,此后赤字逐年增加,到2050年当年的赤字高达11.28万亿;在不计算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在2019年就开始出现赤字,此后赤字逐年增加,到2050年当年的赤字竟高达16.73万亿.
基金的累计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
2035年以后的缺口需要财政全额补贴。财政将来要为支持养老支付的金额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出钱补贴生育,将来的付出就可能减少。从长期的视角来看,补贴生育是在为未来减少负担,是一种诚实的、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财政管理方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