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常用控制变量
后续免费更新
stkcd | |
year | |
证券代码 | |
行业代码 | |
上市日期 | |
公司成立日期 | |
公司规模 | 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除以资产总计 |
公司年龄 | 用观测年度减去企业成立年份加1的自然对数表示 |
总资产收益率 | 企业净利润和资产总计的比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净利润和权益总计的比率 |
营业毛利率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率 | 营业成本除以营业收入 |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除以营业收入 |
销售费用率 | 销售费用除以营业收入 |
管理费用率 | 管理费用除以营业收入 |
财务费用率 | 财务费用除以营业收入 |
销售期间费用率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
现金流比率 | 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期初总资产比率表示 |
流动资产比率 | 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 |
固定资产比率 | 固定资产净额/资产合计 |
无形资产比率 | 无形资产净额/资产总计 |
有形资产比率 | 有形资产总额/总资产 |
所有者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合计/资产总额 |
留存收益资产比 |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 |
流动负债比率 | 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 |
非流动负债比率 | 非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2 |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存货平均占用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2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营业成本/应付账款平均占用额;应付账款平均占用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2 |
营运资金资本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平均营运资金;平均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期末余额—流动负债期末余额)+(流动资产期初余额—流动负债期初余额))/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 | 营业收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平均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平均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初余额)/2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流动资产期末余额+流动资产期初余额)/2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额=(固定资产期末余额+固定资产期初余额)/2 |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非流动资产合计平均余额;非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非流动资产期初余额)/2 |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
股东权益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2 |
固定资产增长率 | (固定资产净额本期期末值—固定资产净额上年同期期末值)/(固定资产净额上年同期期末值) |
总资产增长率 | (资产总计—上一年资产总计)/上一年资产总计 |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 (净资产收益率—上一年净资产收益率)/上一年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 | (基本每股收益率—上一年基本每股收益率)/上一年基本每股收益 |
稀释每股收益增长率 | (稀释每股收益率—上一年稀释每股收益率)/上一年稀释每股收益 |
净利润增长率 | (净利润—上一年净利润)/上一年净利润 |
利润总额增长率 | (利润总额—上一年利润总额)/上一年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营业利润—上一年营业利润)/上一年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营业收入—上一年营业收入)/上一年营业收入 |
营业总成本增长率 | (营业总成本—上一年营业总成本)/上一年营业总成本 |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上一年所有者权益 |
存货密集度 | 年末存货净值除以总资产 |
市盈率 | 今收盘价当期值/(净利润上年年报值/实收资本本期期末值) |
市销率 | 今收盘价当期值/(营业总收入上年年报值/实收资本本期期末值) |
市现率 | 今收盘价当期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年报值/实收资本本期期末值) |
市净率 | 今收盘价当期值/(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值/实收资本本期期末值) |
托宾Q值 | (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股份数×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值)/总资产 |
账面市值比 | 资产总计/(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股份数×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值) |
股利分配率 | 每股派息税前/每股净利润 |
stkcd | |
year | |
证券代码 | |
行业代码 | |
上市日期 | |
公司成立日期 | |
股东总数 | |
前十大股东是否存在关联 | 1=不存在关联。2=存在关联,3=不能确定 |
员工人数 | 上市公司员工总人数 |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 | 1=董事长与总经理同一人;0=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同一人 |
董事人数 | 董事(含董事长); |
独立董事比例 | 独立董事/董事人数 |
监事总规模 | 监事(含监事主席) |
高管人数 | 年报中披露的高级管理人员的总人数,高级管理人员含总经理,总裁,CEO,副总经理,副总裁,董秘和年报上公布的其它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中兼任的高管人员) |
董事会持股比例 | 包括兼任的情况 |
监事会持股比例 | 包括兼任的情况 |
高管持股比例 |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量。包括兼任的情况。 |
管理层持股比例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量。有兼任情况时不重复计算持股数量。 |
董事、监事及高管年薪总额 | 不包含独立董事、独立监事领取的津贴。 |
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 | 如未单独披露津贴的则默认为未领取任何津贴。不包含董事、监事及高管领取的津贴。 |
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 | 不包含董事领取的津贴。 |
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 | 不含高管领取的津贴。 |
委员会设立总数 | 统计本报告期内委员会设立个数。(2002启用)统计标准:当“委员会结束时间晚于本年度统计截止时间”及“委员会设立时间早于本年度统计截止时间”者纳入统计范围。 |
四委设立个数 | 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设立个数 |
其他委员会设立个数 | 除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外的其他委员会的设立个数 |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
前3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 |
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 |
前10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 |
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一大股东的比值 | |
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 |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
前3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
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
前10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 | |
女性高管占比 | |
董事会平均年龄 | |
女性董事占比 | |
是否国有 | 国有企业取值1,非国有企业取值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