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197 107
2022-09-05

劳动价值论再学习漫笔(19)——浅谈《资本论》解读与质疑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上下文;解读;质疑

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经受了不同高度与角度的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解读与质疑,但到目前为止,都很难取得共识。最近本论坛上有几个帖子就《资本论》中关于抽象人类劳动的分析引文“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 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23,50—51]从用词及逻辑等方面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批判质疑,但我总感到有某种欠缺。下面就浅谈《资本论》解读与质疑的一些问题。

马克思理论观点虽然并不像有人所歌颂的那样完美,但也不像有人那样认为马克思在用词及逻辑等方面有那么不堪。我认为评点《资本论》应该联系《资本论》总体观点及上下文来解读质疑,不能只取出一段话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加以否定。我本人始终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有真理,也有不足,更有失误”,要实事求是地评点。

下面就引文“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 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23,50—51]而言,我认为就要联系前面马克思说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23,50]来分析。马克思的这句话就是有问题!大家知道,人们耗费劳动生产物品目的就在于获取某种使用价值。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的优势生产的使用价值是很不相同的,如果不交换不同的使用价值就毫无意义,怎么能说“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自己也说:“就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显然都能得到好处。双方都是让渡对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得到自己需要使用的商品。”[23,179]人类劳动行为若抽去其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目的性,就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没有区别了!因此,马克思下面的:“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23,50—51]其中的“如果”这个假定就是脱离现实因而不成立的(《资本论》中的脱离现实的“如果”相当多)!退一步说,只有像马克思那样“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19,412],即只局限于研究来源于劳动产品的商品体,才能说: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由于马克思一开始就排除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实,即商品并非都是劳动产品,而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实例又俯拾皆是。因此马克思的所谓“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也是根本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根本就是一个不具有普适性的论断。再退一步说,即使马克思关于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的这个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此时的商品也绝非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而是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属性。因为马克思早就说过:“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23,47]此时的商品体虽然随着“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而失去了各自各种具体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差别,但它们仍然具有一个共性——都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接着说:“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23,51]如果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区别,单单只是马克思的“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那就与动物本能活动的耗费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正是在于创造特定使用价值的目的性。人类劳动不仅仅只是一种耗费,它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况且,马克思还一再强调“化为”只能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进行!因此马克思的上述论证过程恰恰是因为马克思“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而“弄巧成拙”的一种失误而已!

欢迎挑错补漏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9-5 23:36:05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 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
这是马老师的价值理论的根,难道阁下看不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这个结论直出、没有论证吗?这也算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6 09:51:42
一开始就排除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实,即商品并非都是劳动产品,而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实例又俯拾皆是。
资本论说的商品,意思是商业化产品,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人类产品,这特指产品。

而你说的商品,意思是交易物品、货品,泛指用于交换的任何物品。譬如尚未开发的天然森林,被你拿出来卖,这就是货品,是交易物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6 10:07:55
所谓“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也是根本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根本就是一个不具有普适性的论断。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
使用价值,意思是有用的物品。譬如空气阳光对人类有用,所以,天然的空气阳光就属于使用价值。面包布匹这些人类产品,也对人类有用,所以,人类产品也属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有用的物。

使用价值,包括天然的有用物品,包括人类生产的有用物品。

商品,属于产品。人类生产的有用物品,如果是为了搞交换,此时又叫商品。商品=商业化的产品。

人类产品,属于使用价值、有用物品,也属于劳动结果、劳动产品。二种说法都对。如果只说后者,撇开前者,这当然也对。


像小孩子,他只知道冰激凌能吃,好吃,他只考虑有用或无用,好吃不好吃,亦即,他只考虑使用价值,他并不考虑冰激凌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6 10:10:08
此时的商品体虽然随着“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而失去了各自各种具体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差别,但它们仍然具有一个共性——都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商业化的产品。

商品,是有用的物品,也是劳动的产品。撇开“商品是有用物品”这一点不谈,则“商品是劳动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9-6 10:15:17
实际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能不能分离是一回事,理论上两者能不能分开研究则是另回事。如果没有这些基本概念,可以说基本没搞懂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