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521 3
2006-10-09

第一章P22第二段:

索洛模型意味着资本积累的差异无法说明收入的较大差别,理解这个结论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直接的方式;其二是间接的方式。直接的分析方法是考虑每一个工人平均资本所要求的差异,设我们想以每工人平均资本所要求的差异为基础来解释两个经济间每工人平均产出的X倍的差异。如果每工人平均产出的差异为X倍,那么两个经济间每工人平均产出的对数的差额则是㏑X由于每工人平均产出关于每工人平均资本的弹性是ak,每工人平均资本对数必须有数量为㏑X/ ak的差额,那便是,每工人平均资本的差异为eX/ akX1/ ak倍。

如何理解上述加红的部分?希望能用数学推导,先行谢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9 11:25: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10 11:31:00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楼主的分析思路是错误的,解说也不清楚,我来详细地叙述一下罗默的原意,他说以美国与印度为例,如果美国的人均GDP是印度人均GDP的10倍的话,那么美国与印度之间人均资本的差别应为100倍;同样,如果今天美国的人均GDP是50年前美国人均GDP的10倍的话,那么现在的人均资本应为50年前人均资本的100倍。这是原话!

对如何得来的呢?即如何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得出人均资本量比呢?这还得从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找答案,即:y=ka,这里的y和k都是用人均量的形式来表示,对于a系数,可参考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的具体推导,在罗默的书中也有提到,所以令今天美国的人均GDP为y1 ,50年前的人均GDP为y2, 今天美国的人均资本为k1 ,50年前的人均资本为k2,两者相比,就得出楼主想要的答案了,建议楼主看书得仔细点看,因为罗默的书看上去写得好简单,其实他是把许多重要的东西给省略掉了,尤其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那一章更加明显!所以一定要先看完中级宏观和中级微观再读他的高级宏观才好些!数学方面就是要把蒋中一的两本书也要看完!就写这么一点了!本人学识拙劣,望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0 13:09:00
谢谢2位。我也学到不少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1 19:37:00

我认为第一个人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不一定像第二位那样才行

只是转换一下数学的表达方式而已,当然,第一位朋友的数学太差了点

还有就是对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生产函数不熟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