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36 6
2022-11-05
知勇 锦缎 2022-11-04 08:37 发表于北京

同样后发而至,国产大飞机如何接力高铁?
【1】国产化成为重中之重
跟很多行业一样,C919从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质疑:为什么C919的国产化率这么低?直到现在只有约60%,发动机、起落架、飞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统统依赖国外厂商,还有很多配件需要从国外采购,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大飞机。
记得在2020年年初,美国曾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意图禁止通用电气公司向中国出售C919的发动机LEAP-1C,国产大飞机的发动机和飞控系统就差点断供。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也敲响了警钟,没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就无时无刻不受制于人。难道要一直被人卡脖子?
市场的质疑无可厚非。国外厂商在C919核心系统中占据较多优势,但是中国企业正在通过合资模式、自主研发等方式提高国产比例。虽然发动机确实是国外的,但是中国并非毫无准备。根据商飞公开信息,国产长江CJ-1000A发动机也快研发成功,预计最快到2025年,C919可以用上国产发动机。
  • 通信导航系统。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与罗克韦尔柯林斯国际公司共同成立中电科柯林斯公司,为C919项目提供配套的通信/导航解决方案。

  • 起落架。2011年利勃海尔中航起在长沙成立,与德国利勃海尔宇航各持股50%组建,负责集成C919起落架系统。

  • 飞控系统。中航工业旗下西安自动飞行控制研究所与霍尼韦尔成立鸿翔飞控公司,为C919生产飞控系统。



图5:大飞机产业链主要环节,资料来源:中国商飞官网,浙商证券


在科技逆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加快更多核心系统的技术研发节奏。跟当时运-10的背景不同,国内现在有更强的制造研发能力,而且国内现在有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可以集结大量人力、物力攻克一个个技术壁垒。
话说回来,当年高铁的核心零部件同样依赖进口,高铁也一度被人戏称为套个国产高铁外壳,猜测高铁会重走燃油车的老路。随着高铁走出世界,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质变,曾经那些质疑声自然而然的都消失了。
高铁的技术体系一样十分复杂,通常可总结“九大关键技术”和“十大配套部件”。在初期的“和谐号”时代,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的国产化水平较低,轮对、齿轮箱和轴承等零部件更是被国外厂商垄断。举个例子,当时和谐号制动系统70%以上市场份额被德国克诺尔一家厂商占据。
而到了“复兴号时代”,中国在牵引系统、转向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领域全面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外企的长期技术垄断,如今中国高铁相关技术科技含量已经处在全球一流水平,本土企业牢牢占据高铁供应链主导地位。中国高铁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后来者居上。



图6:我国高铁实现从“跟跑”“陪跑”再到“领跑”,资料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东方证券


回到大飞机身上,同样作为后来者,国产化势在必行。当然,技术突破不是一朝一夕,需要产业链的共同突围。
【2】打好性价比这张牌
提起国产一词,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性价比。确实,相比波音和空客的同类机型,C919的价格更具竞争力。(C919是0.99亿美元,空客A320neo是1.1亿美元,波音737 MAX8是1.22亿美元)



图7:C919的单价,资料来源:东航定增公告


与高铁一样的逻辑,商用大飞机更多要考虑商业化,也就是盈利能力。高铁作为国家的外交名片之一,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好,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本低。简单来说,性价比是一张实打实的王牌。
不过,对于中国商飞而言,随着ARJ21新支线飞机交付量增加,中国商飞营收规模有所增长,但受C919大型客机项目持续投入影响,主业亏损面正在扩大,并处于持续净亏损状态。
按照行业惯例,一款机型必须实现500—700架的销量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点,这是必须跨国的生死线。历史上很多国家的飞机制造商没能熬过这条生死线就被淘汰了。
目前,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客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超过800架。得益于国内庞大的需求,可能初期不用太在意这条“生死线”。但是如何快速交付,建立商业化版图,快速降低成本,同样至关重要。



图8:中国商飞近三年财务数据,资料来源:中国商飞,中航证券


图9:C919部分订单,资料来源:中国商飞官网,中国航空新闻网,方正证券


【3】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勾画大飞机的梦想很简单,我们也要认清实现梦想是一个长期过程。任何一国的航空业在实现商业化过程中无不经历了风风雨雨。例如今天的商用大飞机巨头空客,起步初期同样艰难,几乎整合了整个欧洲的民航工业能力,并在英、法、德三国的巨额财政支持下,撑过前面多年的持续烧钱研发阶段,才有了今天的行业地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大飞机国产之路没有“弯道超车”的捷径可言,只能慢慢积累。从造好支线客机,再造干线客机,最后到宽体干线客机。(中国商飞还在同步研发新一代宽体双通道客机CR929)
值得重视的是,国产大飞机想逐步融入到世界,还要逐步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形成中国标准,才能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
还是以高铁为例,高铁标准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是相关企业利益的争夺。这在全球高铁进出口贸易上体现得非常深刻。例如,原本已经通过我国标准认证的产品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再通过欧洲体系的认证,这就提高了出口成本;面对欧洲市场可能还会面临当地高铁企业通过人为设置技术壁垒来抵制我国的产品。
总之,大飞机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持久战。在安全发展的时代召唤下,大飞机承载着更多的国家使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1-5 11:06:55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5 13:59:17
谢谢分享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5 15:24:5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5 17:42:32
感谢分享,先赞为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5 21:20: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