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跨越”思想的当代意义
(1)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与挫折的教训来看,有学者认为,东方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在“跨越”时,没有象“跨越”设想所规定的那样,要以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为前提,要以利用世界市场为中介;而在完成“跨越”任务之后,仍然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远离了浩浩荡荡的世界文明大潮。【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列宁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社化挽救了公社,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斯大林利用所谓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把俄国(苏联)推进到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2)有学者认为,反思“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其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一些具体设想错当成永恒的、终极的绝对真理,把纯而又纯的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实行计划经济等,套到了当代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大错特错了!斯大林最根本的是把商品生产当做社会主义的特征,这就是把资本主义当做社会主义来操作!而绝不是“把纯而又纯的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实行计划经济等,套到了当代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3)从“跨越”设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看,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活水,与晚年笔记一起,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论、社会主义与利用市场机制的彼此兼容论、东方国家汲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世界市场中介论等方面,构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生成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按照恩格斯关于资本的定义,资本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马克思的理论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入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怎么能成为源头活水,又怎么能构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生成点?】
(4)有学者认为,“跨越”设想的重要意义在于设想的方法而不在于设想的内容本身。【不是设想而是具体的指示!马克思具体的指示就是:在方法上利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在内容上就是挽救公社回复亚细亚所有制。】设想所包含的世界历史思想方法、具体分析历史环境的方法论原则、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于科学考察象中国这样的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复杂性,以及正确探索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孙来斌、居继清:《“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十年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
10,马克思的“西方社会主义道路”和“东方社会主义道路”比较
第一种观点认为,晚年的“跨越”设想与早年的由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设想是相矛盾的。【并不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生产方式的消灭,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第一阶段)。东方并不进入资本主义,而是由无产阶级利用资本主义成果直接进入共产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地引证马克思早年关于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掠夺的历史作用的二重性分析,提出马克思曾认为东方落后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实际上充当了推动这一进程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而晚年马克思认为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与早年设想是矛盾的。
第二种观点、第三种观点、第四种观点上封信已评论。
11.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俄国公社未来命运的设想比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