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度与科学问题
如果说有哪个学科有能力凌驾于科学之上,我们应当首推制度经济学。
在我们没有开始下面论证之前,我们可以用图示的方式帮助大家看到过去诸时代中,科学与信仰的拓扑关系。
图3-1 表示人类社会早期,因为道德体系传递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种种信仰体系,这些体系无需证明,只是前人经验的一种总结。
图3-2 展示了在波普尔科学检验手段出现后,科技对于释放社会生产力,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巨大作用。正是科学帮助人们摆脱了旧制度时期盲信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问题。
图3-3 图中的红色区域表示科学实验可以证明的核心理论部分。但是与科技爆炸带来的信息冲击相比,红色的核心区域所能保护的社会价值非常有限,在蓝色的技术冲击的影响下,存在着大量无法被证明的知识。如何解释并利用这些知识是摆在人群面前的重大问题。
上面三个图示可以视作生产力水平各异的三个时代,伴随着生产力水平逐步提升,科学方法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科学方法所保护的社会价值并不是全部社会价值,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总存在着大量的无法被科学所证明但却具有实际社会价值的商品和科技结果。
从蒙昧中走出来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在信息壁垒面前,我们是否将重回蒙昧时代,则是今天世界对于科学以及科学思想的后续者们最大的拷问。
在这个问题上,制度经济学的思考有助于我们面对这个全新的时代。波斯纳定理和科斯三定律已经被整个社会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在科技进步与时滞的压迫这种问题的分析中,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两个核心问题:每一种突入的科技进步成果其实面临着交易成本双向的影响,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在接纳新产品时存在着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新产品或新技术为了证明自身也存在着交易成本的压力;第二个核心问题在于,其实我们对于整个理性经济人和理性经济世界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依然存在着某种认识上的盲区,一旦这种认识的盲区被解除,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事实上,正是这两种问题,帮助我们在面对未知时充满了自信。
曾几何时,一个叫做马基雅维利的哲人,写作了一本《君主论》。在马基雅维利的时代,君主论被视为一种异端和权谋的象征。但是在今天的社会,我们看到君主论所谈到的恰是一种在无检验视角下,君主如何相信自己的臣子,以及臣子或社会群体之间如何产生相互信任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展开新的全新的论证体系,但是对于今天我们所谓的经济学的科学性与科学性的经济学问题,我们已经讨论的足够多。未来将是思辨与反思辨斗争的舞台。
但无论如何,曾经脱下了盲信枷锁的人们,又怎能把枷锁重新套在自己子孙的头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