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一个伪问题导致顶级经济学家犯了错误》的主题下,石开石提出:“人类早已进入货币经济时代。……商品与货币交换的比例——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才是真问题。……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根据两种不同商品的价格可以计算出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等顶级经济学家……无视货币的存在,……用劳动量去决定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所以他们犯了错误。”
于是,他嘲笑道:“或许是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等顶级经济学家过于聪明了吧?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https://bbs.pinggu.org/thread-9920636-1-1.html)
而石开石的这个帖子实际上却证明了他根本不懂顶级经济学家们为什么要研究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
第一,那些顶级经济学家所处的时代是金币和银币为主要货币形式的时代:金币和银币本身并不是单纯的货币,它们同时也都是一种商品。例如,作为货币,良币与劣币是没有区别的,但作为商品,良币与劣币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才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所谓商品的价格问题,实际上就是商品与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
而且在金币银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下,每一种商品都有金币价格和银币价格两种价格,这两种价格的比例关系又取决于于金银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
既然商品的价格问题、金币价格与银币价格的比例关系问题,都必然归结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问题,那么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当然就成了首先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石开石虽然承认“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才是真问题”,但在他眼里,只有供求才是决定价格的原因,而完全看不到不同商品的价格差异与同一种商品因供求引起的价格变化是不同的,绝不是仅仅供求就能决定的。从而也就无法认识到,不研究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相当于不同商品的代表变化趋势比价问题),就不能解决不同商品的价格差异问题,从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商品的价格决定问题。这也是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要研究不同商品交换比例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知,石开石对顶级经济学家的嘲笑恰恰是暴露了他的无知与浅薄,因而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