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8 发表于 2023-3-26 00:44
“你从那里看到马克思要求每个人都是道德高尚的完美之人?”
他指责资本家有偿投资,把资本家的利润视为剥削所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这并不能说马克思要求每个人都是道德高尚的完美之人,而是指把消灭剥削当成理想目标,这个是对的,不要认为剥削来的利润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唯一方向,在同一单位价值耗费时提高使用价值量,即社会平均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价值不变并交换趋于等价时,才是在消灭剥削时共同富裕的方向,少数人向绝大多数人收割使社会价值占比流向他们时,大多数人就会失去支付能力购买少数人再投资生产的产品,这时,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产生了,社会平均生产力提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相对不变时,由于每个人的劳动生产力都得到提高,就像原子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能量一样,在单位质量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那么,社会中的商品所含的单位价值就大大的降低,这样人类所拥有的商品使用价值就物质大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大大的提高,马克思的共同主义物质使用价值巨大丰富,单位价值耗费降至趋于零,其实说的就是理性社会的理想目标。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现实中过度自私导致的盲目追求个人的价值实现最大与最小化与社会价值实现最大最小化之间的矛盾如何交集的问题。首先,社会管理层的能力问题,其次,是个人和部门的生产盲目性与需求欲望的过度性等等,发掘人性善,使人自觉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是一方面,制约人性恶,使人自觉不敢向雷池一步跨越,不能仅仅是劝人自觉自省,更多的是要提高劳动人民的共同监督权和透明度, 人人自然就会有所畏惧,人无完人,但有会趋利避害与趋善抑恶之性,从社会价值实现途径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倡趋利与善或私与公分明的双赢多赢共善大利成大我,避抑害恶绝小我,都是在断绝其自已未来的前进道路,这不是空谈,而是历史累试不鲜被证明的历史,这就是中华民族真正的道德核心,任何只顾小我而损大我之人,实现小我之利即为小人,大我之利则为君子,君子并非无我,而是把小我化作大我,心荐轩辕乃至心至宇宙,而不丧吾,庄子说:“吾丧我"自我遵循“道心”而忘记了“人心",才能知行与心物合一,才能处于忘我(远人心绝过度物欲)而不丧吾(道心)的与“物齐同”至高境界。
《道德经》第十三章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就是以趋于无效(额外)劳动最小化,有效劳动最大化来撬动外界物质的有效使用价值最大化,无效使用价值最小化,来实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的价值。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也许,正是对我此刻关于上过价值规律与道德法则的解读。俗儒之所谓虚伪就是在于让他人与社会所有人不利己甚至损已来利人,从而利于他或他所在的利益共同体,却损害了整个自身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以此来支配透支劳动人民的劳动力和相对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这就像有人到处谈自由,自已却在到处防阻他人他国的自由一样,实际上是为了自我更自由妄为,使俗儒或庸俗的道德感沦为有存下强者对弱者的怜悯。当达到边际极限产生物极必反时,再持久下来也就会得到反朴而遭到价值规律的惩罚,真正的道德的本质其实就是价值规律与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理解这一点也就掌握了国学的精粹核心,区分了道儒与俗儒,俗庸与高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