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516 4
2011-08-02
类比或者比喻或者打比方,永远代替不了推理。

有些人,比如 最近的hhgxyzp,总喜欢长篇大论的打比方,似乎打比方可以代替推理。

要知道,把A比喻成B,B再怎么天花乱坠,再怎么合理,也不能说明A的合理性。

打比方或类比的方法,从来都是辅助解释,将复杂问题简单形象化的说明方法。

不把篇幅花在证明A合理本身上,或者非常吝啬的对待A,却不惜笔墨的去说B怎么怎么合理。

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非常低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2 21:19:24
文化差异
一个经济学新定理发表了并且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英国人:“你的这个定理能够经受得住事实的检验吗?”德国人:“你的这个定理与其他的基本定理相冲突吗?”法国人:“你的这个定理能够翻译成法语吗?”日本人:“你的老师是著名教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 21:56:25
写普及性文章、散文或者初级教科书用类比不为过。但是既然要做学术讨论还是重视自身逻辑性严密性比较好。否则再好的类比也只能换回我这样初学者“一头雾水的似乎是”,然而这亲近感丝毫无助于h君的理论进展。

估计hhgxyzp先生也在像witswang那样组织更严密精练的文章,但愿不要把精力花费在保持“三帖置顶”和答谢鼓励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 21:58:51
讲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 11:39:01
有道理。类比可用来帮助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的意思,但是不能证明观点的正确与否,学术讨论还是用推理的严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