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来是这样决定的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我们今天,在马恩格斯提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设共产主义,就是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失败之后,学界在马恩格斯理论中、重新解读出来的建设共产主义的方法。
-
至于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样的状况,例如多少个GDP,或是别的什么要求和条件,人们就会自觉起来?得到的只是一句总结:“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118页。)直到295页,找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再到296页,终于找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就是:“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上将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
读到这里,笔者终于明白了笔者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是有多么的错误。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采取的政治措施:“消灭私有制”。就是说: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国家直接取缔私有制。只是,是以武力取缔还是国家出钱收购私营企业?书中没有说。和“社会化大生产”怎样来界定?书中也没有说。
-
但是读到这里不得不说:无论是国家武力取缔还是出钱收购,这个话题是不是又回到马恩格斯建设共产主义的原点: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上?不同的是:生产力低下时建设的共产主义和生产力高度发展下建设的共产主义。
-
只是笔者想问问编写这一章节的学者:消灭私有制既然是政治的手段,这和生产力发展与否有何关系?这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命题有何关系?另外,你认为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再实施公有制,是不是如富二代和穷二代在创业上,富二代起点高得多,所以成功率就大得多的这个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