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22 2
2011-08-22
如题,剩余劳动的存在形式就是失业劳动者.
判断剩余价值问题其实简单得很,就看有没有失业的劳动者.有失业的劳动者就存在剩余价值,没有失业者就没有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现途径:
1,出口剩余产品.
2,鼓励劳动者借贷消费.
3,用过剩产品代替工资支付工人的报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22 14:40:58
劳动价值论解释现实问题很轻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9:58:57
我所说的剩余价值是与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不太相同,但却是客观的发展的,是现实焦点之所在。

下面是剩余价值的来由、形成和分配的客观剖析。希望能共同冷静耐心的探析。


人类创造了社会和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考察研究创造这些财富的种种形式,无一不是由人力资

本和物力资本的化和而形成的价值。这两种资本投入运作后,就会相互促进强化并升华结晶在对方中,

创造出新的更富价值的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越发展就越会显示出它们对财富价值的倍加和自乘的高速

积累作用,这也是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如果厘清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客观价值

构成也就会厘清很多认识的误区。

这两种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要素是怎样的呢?
人力资本是;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物力资本是;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由以上解析,我们不难看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价值构成的2、3、4项是社会属性的公有成分,其责权利

在社会,属于社会公众责权利规范的对象。1、5项是私有属性的个人成分,其责权利在个人,属于个人

私有责权利规范的对象。还可以看出2、3、4项是社会属性的公有成分的含量远远高于1、5项是私有属性

的个人成分的含量。
我们认为这两种资本化和而形成的价值在回馈补偿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后的价值才是完全意义的剩余价

值,也是社会属性的公有成分的含量远远高于私有属性的个人成分的含量。所以我们应该称之为“社会

剩余价值”,所以我们认为分配剩余价值的责权利在社会,属于社会公众责权利规范的对象,并非是某

人某资本的责权利规范对象。社会发展是复杂的剩余价值的形成也是复杂的很多细节是无法量化和公式

化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应该全民公决的。

应该指出的是其中第4第5项、是原生态的投入要素,在分配剩余价值时必需要无条件的保障其有良好生

态发展的回馈和补偿。这一点很重要但人类没有做好,所以现在是生态失衡污染横流处处是生态危机。

要改变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的局面,要免除人类的灭顶之灾!就必需要从根本上来研究经济发展的

基因━━━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