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001 5
2009-09-13
马克思认为,地租、利润和利息都是由剩余劳动形成的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
根据这种观点,作为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的地租,一定是由真实的剩余劳动形成的。
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形成地租的是虚假的社会价值。
我的问题是:真实的剩余劳动是如何形成地租的虚假的社会价值的?虚假的社会价值也是由真实剩余劳动形成的真实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吗?
我提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幼稚,可笑。但还是希望高手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3 13:25:36
高手都哪里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4 18:11:06
xianghuai 发表于 2009-9-13 11:30
马克思认为,地租、利润和利息都是由剩余劳动形成的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
根据这种观点,作为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的地租,一定是由真实的剩余劳动形成的。
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形成地租的是虚假的社会价值。
我的问题是:真实的剩余劳动是如何形成地租的虚假的社会价值的?虚假的社会价值也是由真实剩余劳动形成的真实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吗?
我提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幼稚,可笑。但还是希望高手指教。
请楼主具体讲讲马克思的“认为”、“这种观点”、“还认为”等等,最好引用原文,让我们好知道马克思究竟是怎们“认为”的。

还有楼主认为很可笑的事情,历史上很多人都有同样的认为,比如大地怎们会事是圆的呢,相对论要是成立就一定会造成“双生子悖论”等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5:19:01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至今从未听说过什么虚假社会价值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8 11:10:03
楼主要搞清楚,价值并不是财富,而是一种建立在货币上的交换尺度,分配尺度,代表建立在货币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实物财富无关。
流行经济学家定义的GDP实际上不存在,而名义GDP增长关系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如果名义GDP不增长,那么意味资本主义的企业将不能生存,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关系中,利润与企业生存是惜惜相关的。
然而对于整个系统而言企业赢利和亏损性质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交易费用或者说制度成本。对于整体而言并无区别,只不过是行业之间相互争夺财富分配份额。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如果不去不断的增加货币发行、流通量数量,多数行业根本不会有赢利,赢利对于资本主义的企业来说是生死悠关的。但从整体来说确与实物、劳动力的产出及消耗无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利润和亏损都会促使系统增发货币,这就是不断增加的制度成本。对于社会来说最理想的,最有效率的状态,是各微观企业既不赢利也不亏损,而刚好达到收支平衡,这样才最有物质生产效率,制度成本(交易费用)也最低,能获得最大化的生产,最大化的就业及实物财富支取能力。

当然对于国家之间就是另外一回事,利润代表是国家之间在劳动力的货币化游戏中能争得的财富分配份额,但对于整个体系而已利润和亏损的意义差不多。
货币游戏代表着社会中一种人与人的关系,而与实物是无关的。要说的是马克思除了把“财富”和“价值”的概念搞混外,《资本论》是非常精确表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及分配关系。为什么马克思的理论一联系实物就出错,一联系实物马克思经济学比不过新古典,因为《资本论》研究的是真实的资本主义,而现实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根本就不涉及实物,对于资本家来说重要的是剩余价值(利润),而利润根本就不涉及社会整体的实物财富增长,只涉及财富分配关系。
马克思对生产性雇佣劳动的定义更能作为现实当中这种名义GDP的依据,GDP确定的说代表的是对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的一种控制份额,这种份额越高就越能代表权力,代表的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正如美女嫁富翁这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样,这是商品货币化关系导致的一种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他们穿的衣服,吃的咖啡,用的药,就物质成本而言很可能与穷人用生活品的没有多大差距,但穷人就是看不起病、穿不起名牌衣服,这一切都是货币份额关系对人地位的影响。
这种份额越高能控制的劳动力数量就影响就越高,是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的像征。所谓消费只不过是货币化社会中,劳动力与劳动力之间交换的改变形式,而在资本主义中大量利润、金钱获得方式确物质财富无关,它是人地位、身份、权力的像征,资本主义的目的确造成了与这种社会生产脱节,造成与劳动力之间相互换之间的脱节,这也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所以对于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来说物质财富与它是无关的,重要的是利润(剩余价值),重要的是这种能表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名义GDP,而经济学家定义的这种实际GDP(能够代表实际产出的,实际上是生产函数和平衡表),无论逻辑推理还是现实中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马克思的的《资本论》是非常精确的描述了资本主义。
至于新古典理论实际上只适用于涉及实物的计划经济,一涉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就会出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8 14:24:27
我想xianghuai同志所提的问题没有什么恶意。
我不知马克思是否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但我想这个意思是没什么错的。所谓“”地租形成虚假的社会价值“应该是指,把地租乘以土地面积计入社会财富总量。而实际上,不管一个地块的地租有多高,它都是体现着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是生产创造出来的”蛋糕“上切下来的”一块“。当地皮没有出租给生产者,就没有地租发生,土地也不会自己生出价值来。因此,那种”我们城市的地值好多好多钱“,是虚假的社会财富。一旦生产凋敝,土地就不值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