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应该是一个“ZF由富变穷”、而“老百姓由穷变富”的过程。
美债危机以及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把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再次扔到全世界的面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14万亿美元,如果摊到每个美国国民身上,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4.53万美元。不过,严格说来,这个算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美国的国债,而不是美国国民的个人负债。
这种区分很重要吗?当然。美国社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社会,美国的GDP是全球最高,2010年美国的GDP大约146604亿美元。不过,美国的ZF却很穷,有很大的财政赤字。美国财政部8月初曾宣布,以2010年美国GDP数额为基准,美国目前债务规模已达14.58万亿美元,国债占GDP比例已突破100%。在将于9月底结束的美国2011财政年度,美国ZF的赤字预计将超越去年的1.29万亿美元。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美国财政为什么会这么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值得今天的中国思考的问题。在陈志武看来,美国ZF的财政问题与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2011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大约为GDP的12%,远高于中国2%左右的财政赤字比例。但如果比较两国的税收水平,就会发现问题。美国联邦税收今年大约是2.2万亿美元,差不多是GDP的14.5%。但相比之下,今年中国的财政税收要超过10万亿人民币,如果今年GDP是40万亿人民币左右,那么中国财政税收大约是GDP的25%左右,而这些还不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和土地收入。陈志武认为,换句话说,如果美国的财政税收也高达GDP的25%,而不是14.5%,那么,其财政赤字也可以轻易降到2%左右,跟中国差不多。
从这个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美国ZF很穷,但美国ZF征的税收也少(相对于GDP);中国ZF很富有,但税收占GDP的比重则极高。如果说经济增长的本质是要促进财富积累,那么,美国的财富分配的大头被国民拿去了,而中国的财富分配中有相当大的一块却被ZF拿走了。这就是两国财富分配上的一大差别。如果把ZF收入与国民收入搞出一个组合来,美国的组合是“穷ZF 富国民”,而中国的组合则是“富ZF 穷国民”(或“不那么富的国民”)。
上述对比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但在美债危机的背景下,它所反映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很多人会说,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中国是大ZF国家,ZF虽然掌握的资源多、收的税多,但做的事也多。这也许有道理,大ZF国家必须做更多的事,因为这是ZF合法性的基础。然而,我们不要忘了,即使在大ZF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应该是最终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促进国民福利的提高吧?如果拿时髦的“幸福感”概念来衡量,“个人财富增长 良好的公共服务 公平正义”应该在大致上能够反映目前阶段“幸福”的内涵。
美债危机当然反映了美国的问题,但中国与之对比得到的经验,却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国ZF财政强大”这个浅层次。王岐山副总理在甘肃考察工作时说得好,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那么,中国今后要做好什么重要的事呢?作为一个战略型智库,安邦认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平衡问题,就是中国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从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应该是一个“ZF由富变穷”、而“老百姓由穷变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ZF需要做好财富分配、利益让度、提供好公共服务等事情,才能在社会意义上维持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从美债危机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