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l 发表于 2011-10-21 08:21 
楼上的两位说的都不对,坛子里还有没有牛人啊
第一部类  7c+5v+5m=17
第二部类  17c+4v+4m=25
===============================
这个模型本身就是错误的
一、请先看看马克思的基本模型
简单再生产: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资本有机构成都是4:1,并且第一部类产品大于第二部类产品(因为生产资料不仅要用于生产生产资料,还要用于生产消费资料)
扩大再生产: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资本有机构成第一部类是4:1,第二部类是2:1,这是扩大再生产时技术上的需要。
根据这些假定的模型,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简单和扩大各有3个公式,见教材,这里略)。其中最重要的是Ⅰ(v+m)=Ⅱc,即两大部类想交换的部分必须相等,其余的在本部类内部交换而实现。社会总产品全部实现了,再生产就能正常进行。这些数字是用来说明问题的,不是用来实际计算的,就像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单位一样,是随便说的,但又符合规律。
二、楼主公式有以下几个错误
1、两大部类有机构成设置不合理,第二部类的有机构成应该低于第一部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是先有生产资料,然后有消费资料。
2、两大部类产品设置不合理,第一部类应大于第二部类,原因同上。
3、两大部类想交换的部分设置不合理,达不到马克思公式的要求。
综上所述,楼主的问题无法解决!
最后补充一下:经济学中的公式和数字有两种,一种是用来分析问题的,这些数字和模型只是表现的某一现象,并不是真实的现实问题。另一种是根据现实经济统计出来,又使用某种模型加以分析,以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的在生产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理论就属于第一种。消费者均衡的数字全部是假定的,是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条件的。假如你改变了递减规律,也就得不出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