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新网 作者:贺安卓
时下,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师、专家和评论人士都信奉一个新潮观点:债务不再是问题,至少不是最迫切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是增长。如果增长可以回来,不用思考,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不幸的是,在目前环境下,让增长回来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紧缩政策是适得其反的,因为它们对增长施压。它们可能导致一个自我强化的致命螺旋,例如希腊的案例,即ZF收缩经济,因此减少了税基,最终增加了公共赤字,或者至少没有像预期那样减少公共赤字。对于趋于时尚的人,ZF最好增加赤字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只有在稍后阶段才关注债务问题。
虽然乍看上去有些逻辑,但是这个分析掩盖了一个简单事实,这个事实导致了我们今天糟糕情况,即私人部门和ZF过度负债,这肯定不是把我们从困境拉出来的办法。让金融机构肆意放贷,同时迫使这家金融机构修复仍然脆弱的资产负债表,这是矛盾的。只有当家庭没有过度负债并试图减轻负担,低利率才能激励私人家庭借贷更多。
上世纪30年代,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张用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刺激需求,但是他所处的背景是ZF没有面临大规模债务,也没有被评级机构降级的风险。
凯恩斯主义应该只有在危机时期才能采用,尽管很多自称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反对这种观点。我们现在就处于危机时期,所以看上去采用凯恩斯主义很有道理。但这是一个迂腐的政策。财政刺激政策频繁被采用,甚至是在好的时期,而凯恩斯认为这时不该采用它们,以至财政刺激政策失去了牵引力。
由于需求不能来自私人家庭,而来自公共部门的需求目前非常低效,所以只剩下一个可能的增长助推器:来自国外的需求。
中国、德国、瑞士和所有其他出口的国家过去十年表现吝啬,没有债务负担。指责这些国家成为去杠杆国家目前最流行的政治姿态之一。但是抛开文化差异,为什么一个国家没有选择和美国、英国、以及很多欧洲边缘国家一样,走上债务缠身的路现在不是很明显吗?
寄望赢者可以刺激增长,现在开展一场贸易战可能使目前衰退更恶化。即便贸易伙伴没有报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常增加消费价格,从而进一步抑制真实收入。
耐心和持续缓慢但稳步地把债务降下来,并修复资产负债表,换句话说,保持冷静,继续面对紧缩政策,这是一个经济学家能给的惟一忠告。不幸的是,这不是面临大选的政治家们想听到的,更重要地是,不想告诉他们的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