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516 53
2009-06-16

经济危机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图恢复经济增长。中国政府也在去年底推出了四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以力图“保八”。近日有学者提出,政府在四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应优先购买国货以促进内需。


类似的观点不是中国独有,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过在美国政府投资的工程中要使用美国的钢铁,这也算是中国向国际接了一下轨吧。经济危机下,政府应首先保障本国工人之工作岗位,应首先购买本国货品的观点很有市场,但事实上,只买国货的政策能保障到本国工人之工作岗位吗?

人们选择通过交易而不是自己制造一件产品,原因只有一个:通过交易获得的成本低过通过自己制造获得的。而且,人们常常忘记一件事,当你通过交易获得一件产品的同时,与你进行交易的人也同样获得了你生产出的一件价值相等的产品。买与卖是同时进行的一件事。只不过由于物物交换的交易费用过高,人们选择通过货币将买与卖的过程分开了两个步骤来完成,但基本原理仍然不变:若你不能满足他人之需求,则他人也不会满足你之需求。国内贸易是这样,国际贸易也如是。若我们不能生产满足外国需求之商品,则没钱购买外国生产我们需要之商品;反之一样。这原理对外国人与我们贸易同样有效。外国人要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生产出来的商品(对中国来说此为之出口),外国人手中的人民币何来?只有我们向外国人购买我们需要的商品时支付给外国人后外国人手中才会有人民币(对中国来说此为之进口)。可以这样说,出口永远等于进口,你不进口人家的货品,就要进口人家的货币。向进口产品征税,就是向出口产品征税,在保护了进口商品的国内生产厂家的同时伤害的是出口商品的国内生产厂家。禁止使用外国产品,就等于禁止外国使用我国的出口产品。

不买国产货,也能促内需。我们购买了外国货,外国商人就会有钱购买中国货。这样,购买外国货与购买国产货就是一样的了。自由贸易能使世界上有限的资源得以最有效地运用,从而令人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只买国产货,只是目光短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荒谬政策。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验就已经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带来灾难、萧条与战争,而绝不会带来幸福、繁荣与和平。当我们购买全世界的商品时,全世界也会来购买我们的商品。政府采购的标准只需有两个:质优、价廉。

以上分析的观点均是假设政府购买能促进经济增长为前提,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持的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期刺激经济的根据。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恰恰是忘记了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恰恰是所谓的“免费的午餐”中的一员。我们要清楚知道,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均来自全体纳税人之税收收入,政府每多花一分,就代表私人市场只能少花一分;政府多创造一个工作岗位,就代表私人市场消失了一个工作岗位。常作为支持政府开支证据的所谓乘数效应,私人市场同样存在(难道我们工作收到的各种收入不会将其花费在我们需要的各种产品及服务上吗?)。而且就效率而言,私人投资的效率远高于政府投资。这道理也是简单的,私人投资如果失败其作出决策者就要承担全部损失。但政府投资如果失败呢?损失的只会是纳税人的金钱。就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言,政府永久性地减税四万亿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增加四万亿的投资。
刚仔
09-6-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6 14:10:03
中国人什么时候不在崇洋那,
这是诟病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2:50:56
以上分析的观点均是假设政府购买能促进经济增长为前提,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持的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期刺激经济的根据。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恰恰是忘记了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恰恰是所谓的“免费的午餐”中的一员。我们要清楚知道,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均来自全体纳税人之税收收入,政府每多花一分,就代表私人市场只能少花一分;政府多创造一个工作岗位,就代表私人市场消失了一个工作岗位。常作为支持政府开支证据的所谓乘数效应,私人市场同样存在(难道我们工作收到的各种收入不会将其花费在我们需要的各种产品及服务上吗?)。而且就效率而言,私人投资的效率远高于政府投资。这道理也是简单的,私人投资如果失败其作出决策者就要承担全部损失。但政府投资如果失败呢?损失的只会是纳税人的金钱。就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言,政府永久性地减税四万亿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增加四万亿的投资。
刚仔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121025

你上述的观点只有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才适用,而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的需求一般不会挤占私人的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2:52:17
我们购买了国外的商品,但国外不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怎么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3:40:27
大幅减税不可能,危机并不是中国经济本身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实际上最大的需求市场美国消费疲软,美国消费市场一天不景气,全世界就难言复苏。这个危机时早早就埋下的,美国的过度消费注定了会有这样的一天。而对于中国来讲,这次危机正是改变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良机。人只有在危机的时候才愿意改变、才愿意反思,中国内需不足是一两天的事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0:20:55
hlpb92 发表于 2009-6-16 22:52
我们购买了国外的商品,但国外不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怎么办?
有这么好的事我们为什么不欢迎吗?我们拿人民币就可以换到国外的商品了,那么印钞业就成了我国出口的主要产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09-6-17 11:03:23
你要注意一个这个措施,是个长期策略,还是个短期的战术性质的手段,你可以说自由交换的重要性,政府在长期管理中的不够有效,可是市场也是有短期风险的,用这种手段度过短期的难关,也是有道理的,完全不管的话,美国企业全破产了,那么中国企业也好不到哪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1:11:19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0:36
7# liyg2000 政府进行赤字预算啊,这钱可以发行国债而来。
请问谁来买这国债?买国债这钱从何而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2:31:31
liyg2000 发表于 2009-6-17 11:11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0:36
7# liyg2000 政府进行赤字预算啊,这钱可以发行国债而来。
请问谁来买这国债?买国债这钱从何而来?


答:在经济萧条期,不是说居民没有存款,相反存款还很多,只是对未来充满忧虑而不敢花钱,而买国债却是保险的,所以政府发行的国债还是可以卖得出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3:52:08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2:31
liyg2000 发表于 2009-6-17 11:11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0:36
7# liyg2000 政府进行赤字预算啊,这钱可以发行国债而来。
请问谁来买这国债?买国债这钱从何而来?


答:在经济萧条期,不是说居民没有存款,相反存款还很多,只是对未来充满忧虑而不敢花钱,而买国债却是保险的,所以政府发行的国债还是可以卖得出去的。
不敢花钱钱放在哪里去了?枕头底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4:03:57

不敢花钱钱放在哪里去了?枕头底下?


钱存在银行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4:34:56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4:03

不敢花钱钱放在哪里去了?枕头底下?


钱存在银行里呢。
为什么银行肯收你的钱,而且,还给利息给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6:50:06
为什么银行肯收你的钱,而且,还给利息给你?
在经济萧条期,存款利率极低的!这也说明民间的贷款需求不足,即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7:03:04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6:50
为什么银行肯收你的钱,而且,还给利息给你?
在经济萧条期,存款利率极低的!这也说明民间的贷款需求不足,即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不足!
利率极低,但总是有的吧,那请问如果银行没地方贷出那些存款,它怎么会给存款人利息?赔钱的生意银行肯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7:23:34
[quote]liyg2000 发表于 2009-6-17 17:03
利率极低,但总是有的吧,那请问如果银行没地方贷出那些存款,它怎么会给存款人利息?赔钱的生意银行肯做?


       对你一直追问的劲,深表佩服。
       在经济萧条期,只是需求不足,而不是没有需求,也不是所有企业都亏损,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会盈利的,银行还是会放款给他们的,但与经济繁荣时相比,需求量少了。
       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努力将这部分少的需求量弥补上,使整个经济顺利运转,恢复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9:05:29
强烈支持楼主的观点!
不过,稍微不同的是,应对所谓“萧条”,政府不仅应减税,而且还应减少而不是增加赤字支出,因而同样不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无论居民有无购买国债之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20:43:52
冒昧问一下。
如果我们买了外国货,而出于政治需要,民族感情或者非理性的其他原因,外国不买我们的产品,怎么办?基于凯恩斯的自由经济学假设是不全面的,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太复杂了!
还有,我想知道永久减税四万亿是怎么永久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07:26:01
liyg2000 发表于 2009-6-16 10:21

以上分析的观点均是假设政府购买能促进经济增长为前提,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持的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期刺激经济的根据。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恰恰是忘记了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恰恰是所谓的“免费的午餐”中的一员。我们要清楚知道,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均来自全体纳税人之税收收入,政府每多花一分,就代表私人市场只能少花一分;政府多创造一个工作岗位,就代表私人市场消失了一个工作岗位。常作为支持政府开支证据的所谓乘数效应,私人市场同样存在(难道我们工作收到的各种收入不会将其花费在我们需要的各种产品及服务上吗?)。而且就效率而言,私人投资的效率远高于政府投资。这道理也是简单的,私人投资如果失败其作出决策者就要承担全部损失。但政府投资如果失败呢?损失的只会是纳税人的金钱。就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言,政府永久性地减税四万亿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增加四万亿的投资。
刚仔
09-6-16
这帖不能不回哈,呵呵。。。因为楼主很尖锐地指出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是忘记了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

我想问的是下面的问题:如果资源总是稀缺的,劳动力应不应该算资源?如果算,那么在经济低迷时,劳动力是否仍然稀缺呢?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凯恩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08:20:17
lwzxy 发表于 2009-6-17 19:05
强烈支持楼主的观点!
不过,稍微不同的是,应对所谓“萧条”,政府不仅应减税,而且还应减少而不是增加赤字支出,因而同样不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无论居民有无购买国债之能力。
呵呵,不知如何“永久减税4万亿”?(08年政府财政收入为6.13万亿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09:35:49
dogfishlee 发表于 2009-6-17 20:43
冒昧问一下。
如果我们买了外国货,而出于政治需要,民族感情或者非理性的其他原因,外国不买我们的产品,怎么办?基于凯恩斯的自由经济学假设是不全面的,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太复杂了!
还有,我想知道永久减税四万亿是怎么永久法?
那也很好啊,我们用人民币来买外国货,外国人又不拿这些人民币来买中国货,等于中国的印钞业成了出口的主要行业,光印钱就有东西换,这买卖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09:39:44
猫爪 发表于 2009-6-18 08:20
lwzxy 发表于 2009-6-17 19:05
强烈支持楼主的观点!
不过,稍微不同的是,应对所谓“萧条”,政府不仅应减税,而且还应减少而不是增加赤字支出,因而同样不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无论居民有无购买国债之能力。
呵呵,不知如何“永久减税4万亿”?(08年政府财政收入为6.13万亿元。)
永久减税4万亿一是针对增加政府投资4万亿的规模而言,二是永久减税是指减税的规模如果折现成现值有4万亿。比如说如果每年都减少税收4000亿,按年金现值系数算,就等于4万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09:43:18
hlpb92 发表于 2009-6-17 17:23
[quote]liyg2000 发表于 2009-6-17 17:03
利率极低,但总是有的吧,那请问如果银行没地方贷出那些存款,它怎么会给存款人利息?赔钱的生意银行肯做?


       对你一直追问的劲,深表佩服。
       在经济萧条期,只是需求不足,而不是没有需求,也不是所有企业都亏损,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会盈利的,银行还是会放款给他们的,但与经济繁荣时相比,需求量少了。
       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努力将这部分少的需求量弥补上,使整个经济顺利运转,恢复信心。
————————————————————————————————————————————————————————————————
你也说了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会盈利,银行还是会放款给他们,那么请问,政府如果向银行借钱了,银行还会有同样多的钱借给那些企业吗?

我一直追问,就是要知道政府用来投资的钱从何而来?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09:46:52
cxlong 发表于 2009-6-18 07:26
liyg2000 发表于 2009-6-16 10:21

以上分析的观点均是假设政府购买能促进经济增长为前提,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持的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期刺激经济的根据。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恰恰是忘记了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恰恰是所谓的“免费的午餐”中的一员。我们要清楚知道,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均来自全体纳税人之税收收入,政府每多花一分,就代表私人市场只能少花一分;政府多创造一个工作岗位,就代表私人市场消失了一个工作岗位。常作为支持政府开支证据的所谓乘数效应,私人市场同样存在(难道我们工作收到的各种收入不会将其花费在我们需要的各种产品及服务上吗?)。而且就效率而言,私人投资的效率远高于政府投资。这道理也是简单的,私人投资如果失败其作出决策者就要承担全部损失。但政府投资如果失败呢?损失的只会是纳税人的金钱。就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言,政府永久性地减税四万亿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增加四万亿的投资。
刚仔
09-6-16
这帖不能不回哈,呵呵。。。因为楼主很尖锐地指出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是忘记了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

我想问的是下面的问题:如果资源总是稀缺的,劳动力应不应该算资源?如果算,那么在经济低迷时,劳动力是否仍然稀缺呢?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凯恩斯。;)

经济低迷时期,劳动力的价格会下降,但仍然是有价的,所以劳动力仍然是稀缺的(你付不出这代码,就不会得到劳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5:32:05
你也说了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会盈利,银行还是会放款给他们,那么请问,政府如果向银行借钱了,银行还会有同样多的钱借给那些企业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121025

银根放松了,银行怎么会没有钱呢,银行是会创造货币的,只是银行往往不敢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5:58:26
经济原理在现实世界中会向社会现实和政治妥协。都知道国际贸易对双方有利,也知道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但当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使得美国削减在国内的工作岗位,使得美国工会的工资谈判能力大挫的时候,受损工人就会对美政府施加压力,而美的议员、总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贸易壁垒还是会垒起来的,这就把原先可以出口的产品挡回了国内。虽然“他立壁垒我不立”条件下我国的消费者福利大于“他立我也立”的情形,但是小于“双方都不立”的情形。“以牙还牙”或许可以警告对方放弃损人利己,抑或双方都受损。我国的制造业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诉求我国政府也不能不闻不问。睿智的双方政府再次陷入“囚徒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6:07:56
hlpb92 发表于 2009-6-18 15:32
你也说了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会盈利,银行还是会放款给他们,那么请问,政府如果向银行借钱了,银行还会有同样多的钱借给那些企业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3&from^^uid=121025

银根放松了,银行怎么会没有钱呢,银行是会创造货币的,只是银行往往不敢贷呢?
银根再放松,也不是无限供应的,银行会创造货币但极限会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所以还是那一句:因为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天下没有免费之午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6:34:49
不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