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个帖子的人都应该知道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我通过对博弈过程的分析得出了洗黑钱的博弈,婚姻的博弈,囚犯博弈模型的存在,qiangjian案成为隐案的原因,很多事情不要怕动手麻烦,只有通过动手才能有实际的收获,我要么在和回复的人博傻,要么我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的博弈分析如下:
第一步 拐卖模型
拐卖成功的博弈模型(刘慧的青春费10万,刘梅无期牢狱50万 收留者两年牢狱2万,舅妈十年牢狱30万)
拐卖成功 拐买不成功 被抓获
刘慧 —10万+车费(丧失青春) 车费 车费
刘梅 3000—车费 —车费 —车费—50万(无期牢狱)
收留者 10万—4000(享受青春) 0 —4000—20000(两年牢狱)
舅妈 1000 0 —30万
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拐卖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收留者的收益过高,能够通过处罚让收留者收益变负值?牢狱必须十年以上,但是收留者作为社会的底层,得不到婚姻和性欲的满足,所以加重他们的处罚不合理。基于这一点拐卖模型仍将存在!
治安部门和检察机关要做的事就是加大中间拐卖者的处罚力度,让他们的收益为负,但是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到,拐卖者仍然敢冒险从事拐卖,拐卖者被抓的概率为多少?3000/50万=6/1000。也就是治安部门能够打掉拐卖团伙的能力达到千分之六以上拐卖就不合算,当然如果打击更严,那么提高价格将是拐卖者可取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拐卖模型的死结无法解开,严重处罚拐卖者的方法也不能解决问题。
现在唯一的方式就是让收留者避免非法收留的机会。现代通讯的发达和信息收集的方便,应该对每一个家庭建立档案,对于每一个村建立人事档案,(针对边远山区和单身无后家庭)凡是外来增加的妇女儿童都要通过治安审核。这时治安部门防患于未然的方式。对于ZF部门,应该处理好单身无后家庭的问题,对于单身家庭通过增加收入和正常的婚姻介绍方式满足欲望,对于无后家庭,应该用孤儿院建立抚养体制,从而达到信息和服务的双重方式来杜绝和减少收留者的收留行为。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第二步 刘慧逃脱模型
刘慧逃脱的博弈模型(生死游戏)
成功逃脱 逃脱失败
刘慧 10万 —1000
刘梅 —3000—车费 3000*4(3000)
这个模型的前提是刘敏不知道刘慧是骗人的,否则这个模型肯定不成立,这个模型对于刘慧来说逃脱成功意味着自己获得自由,收益为10万,逃脱失败也就意味着被拐卖者痛打,损失1000,1000/100000=1%,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刘慧都会选择逃脱,而对于刘敏来说,多了三个人,收益也就是提高了300%,但是她忘记了对手的策略!对手的收益是100倍,而她的收益只有3倍!
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收益固定后,作为犯罪团伙,在利益不对等的情况下不要再同意对手的方案,另一个角度就是在你存我亡的生存游戏中,要置对方死地,斩草除根,否则对方复仇的收益将是你的几十倍!对方的复仇利益的驱动力量将远远胜于你。不要怜惜生存对象的死活,把爱心献给朋友和亲人,即使陌生人,绝对不能给你死我活的对手。
刘慧通过利益的诱惑在生死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那么只能留下亏损的刘梅,但是在这时还有一个模型存在,最终被绳罚的一只眼。
刘慧拐卖刘梅这个行为违法便有下面的模型
不案发 案发
刘慧 500 —500—5万
一只眼 —500+4000 —15万
这个模型对于双方来说,不报警是双方的最优选择,但是刘慧不知道自己行为违法,所以她觉得自己报警的损失是0,所以选择了报警!当然法院最终没有对刘慧判刑才能有报案这个模型的选择案发!当然这儿选择报案只是针对一只眼的收益,最后我们会对报警这个选择最终的收益确定!
即 不案发 案发
刘慧 500 5万(成为名人)
一只眼 —500+4000 —15万
第三步 刘敏和一只眼的博弈模型
刘梅被qiangjian的损失记着1万,而对于一只眼来说qiangjian的收益确是300.所以延伸出另外一个模型qiangjian模型
Qiangjian 不qiangjian
一只眼 300 -100
刘梅 —1万 0
任何一个qj的案例中,qiangjian者的收益都是为正,而受害者为负,所以不能否认的是赔偿费用,把这个案例引申到一般的qiangjian案中
**模型 施暴成功 未遂 案发
施暴者 500 —100 —5万
受害人 —1万 —100 —10万
(案发五万,是施暴者受到法律制裁,受害人案发十万,是基于名誉和以后生活的损失,)对于理性人来说都不会选择**,因为案发的损失太高,而对于**犯来说施暴后唯一的方式就是恐吓受害人,最终的结局是qiangjian者将更多的施暴,而受害者只能增多或者增多次数。法律在防范案发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如何让社会认同和接纳受害者才能让qiangjian隐案更少,当下对于受害者隐私的保护和对受害者的补偿也是一种解决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让不法之徒利用补给方式骗取补给金。伙同地方法院,当然这样的官商勾结让数学模型无法做更多的解释,最好还是社会接纳受害者,这样才能降低犯罪率!
一只眼和刘梅信息不对称博弈面临囚徒困境
刘梅
一只眼 公示拐卖者身份 不公示拐卖者身份
公示拐卖者身份 (—10万,—10万) (—10万,0)
不公示拐卖者身份 (0,—10万) (300,—1万)
在这个模型中,一只眼选择的策略肯定是不公示身份,那么刘梅只能不公示身份,并且一定会被qiangjian。并且最终让两人没有察觉他们共同的敌人刘慧,这个模型就让刘慧坐收渔翁之利。
一只眼面对刘敏选择自留或者拐卖?
即 自留 拐卖
一只眼 —500+5万 2500+300
刘梅 —5万 —5万—1万
一只眼从事的拐卖工作,无法承担收留者的任务(第四步有收留者的任务),所以自留只能让自己的案底被揭发。
所以模型改变如下
自留 拐卖
一只眼 —500—10万 2500+300
刘梅 —5万 —6万
从这个模型(博弈模型成立)中可以看出销赃是每一个犯罪人必须干的事情,毁灭证据重于一切,通过这个模型终于明白为什么银行都写着严厉打击洗黑钱违法活动,大量贪污腐败的出现,就蕴含了大量的洗黑钱活动,而对于需要洗黑钱的人来说,愿意付出高昂的费用让自己的钱合法化!
第四步 整个案件审判后模型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模型,被拐者逃脱后报警的结局!
报警 不报警
刘慧 1000 —1000
拐卖者 —20万 4000
收留者 —5万 —4000+10万
被拐者 0 —10万
在这个模型中,只有刘慧会选择报警,而这里面收益最多的是被拐者,但是为什么被拐者不选择报警啊?其实这个模型可以单独拆解为收留者和被拐者的博弈模型,
即 报警成功 报警不成功
收留者 —5万 —4000+10万
被拐者 0 —2000
对于收留者明显面对被拐者跳脱或者报警的可能,所以如何看好被拐者成为了生活的重点,并且如何严酷的处罚她才能成为控制的重点!收留者如此大的利益怎能让被拐者报警或者逃脱,所以把收留者作为财神看待并不为过,所以被拐卖的妇女很少有逃脱的故事,而被拐的故事时刻在发生!
第五步 反思和总结
博弈分析到这儿应该完毕,但是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拐卖者如何把风险转嫁给收留者,通过利益输出的方式,正是这一点才能让拐卖成功。
交易成功 报警出事
拐卖者 4000 20万
收留者 —4000+10万 —5万
拐卖者只要保证中间环节不出现问题,交易成功后,风险自然就转嫁给收留者,收留者面对这样的风险,只能通过家庭暴力和威慑控制住女人。所以闭塞女人的信息才是第一位,拐卖者抱着高损失低风险在运作,收留者抱着高收益,高警觉在收留,收留者抱着高压迫,逐渐心死的态度在生活。社会不能满足单身人的正常需要,从而这种非法手段便畸形存在,对于那些被拐带妇女的挣扎和反抗只能在人贩子动手之前,得手之后反抗越大,只能受打击越大,刘慧的成功只能说明被拐者一时的贪恋忘记了风险的存在。
又回到现实,要拐卖得手的前提条件就是开出的条件要让对方信服,刘梅的条件是顺路并且在县城实施拐卖,拐卖同乡可能是更多拐卖成功的起点。用愿景让天真的女孩奔向陌生的地方实施拐卖。关系或者缘分是拐卖的前提,鱼饵和愿景才是妇女上当的保障。同样要给自己拐一个老婆,也许同样的方法,搭讪就是让我们相互了解,愿景和希望才让她们迷恋上我们,而婚姻登记证就是我们的拐卖中介。而孩子才能真正收留下女人。呵呵,这是正常的渠道。
搭讪——愿景——得手——结婚——孩子!婚姻的拐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