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共产党宣言》宣称:“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1" target="_blank" >[1]</A>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一论述,仍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o:p></o:p></P>
<P >其实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不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因为所有制问题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分工的存在,它不过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唯一的道路就是消灭社会分工,实现自觉分工。仅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表现形式上做文章,是无济于事的。马克思在一八四七年,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是有局限性的。<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历史已经表明,在原始共产主义所有制和奴隶主所有制之间,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之间,都存在有上千年以上甚至可能是几百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性质。它即不是纯粹的公有制,也不是纯粹的私有制,而是一种正处于根本转变中的所有制,它既有私有制的成分,也有公有制的成分,并且二者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者彼消此长的发展过程之中。<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对于原始社会而言,公有制处在不可避免的破坏和消亡之中,而私有制则正处于自己的童年,首领们正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名义上还属于全体人民所有,而在实际上,各级首领掌握了土地的管理权和支配权,但他们还没有成为奴隶主,还不能或不敢公开宣布自己是公有土地的唯一的主人。对于这种过渡时期的特殊的所有制,为了把它同原始社会公有制和奴隶主所有制加以区别,我们把它称为管理者所有制或者首领所有制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由每一时代的生产工具的水平所决定的,在使用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机器工具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必然也只能采取社会分工的方式,而社会分工则必然产生私有制。<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所谓私有制,就是个人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谓所有权,是由占有权,管理权和支配权组成的。如果一个人仅仅拥有一块土地名义上的所有权,而由于某种原因却没有这块土地的占有权,管理权和支配权。那么他实际上等于一无所有。那个名义上的所有权,是连一分钱也不值的东西。关键的问题,真正的所有权是在那个能够实际支配土地的人手里。<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私有制的消灭,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新的生产力所必然导致的社会分工的消灭程度,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的分工——合理分工的发展程度。这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如果社会在这一新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作用下就必然会开始消灭社会分工,那么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会必然地向社会所有制转变。最终随着社会分工的完全消灭,合理分工的全面实行,私有制也就会逐渐转变为公有制。<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存在大量的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社会尚不存在消灭社会分工的必要物质条件,那么,把社会所有生产资料以国家的或社会的名义占有,建立一个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是不是不可能的呢?这种公有制是否可以长期存在?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恩格斯说:“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剥夺生产资料以利于整个社会,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管理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调节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FONT><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2" target="_blank"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A><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但是,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首先,国家是否发展到了可以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而不仍然仅仅是社会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并不是什么样的国家的都可以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的,尽管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宣称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事实是国家一直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压迫和剥削大多数人。<o:p></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5>恩格斯指出:“把国家对自由竞争的每一种干涉——保护关税、同业公会、烟草垄断、个别工业部门的国有化、海外贸易公司、皇家陶瓷厂——都叫做社会主义……那就会得出结论:国家等于社会主义……。”</FONT><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3"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MS Song">[3]</FONT></A><o:p></o:p></P>
<P ><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5>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由国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显然是不同的概念。</FONT></P>
<P ><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5>如果,国家尚未发展到可以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那么即使它以整个社会的名义掌握了全部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实质上仍然在管理国家、代表国家的少数人手中,不管国家如何宣称它是什么。在这里,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主观的愿望。</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但是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水平。可见,就是从这一方面说来,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谁竟然肯定说在一个虽然没有无产阶级然而也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里更容易进行这种革命,他就只不过是证明,他需要再学一学社会主义初步知识”<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4" target="_blank" >[4]</A><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因此,当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必然消灭、从而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然颠覆的物质条件尚未在历史进程中、尚未在历史的“运动”中形成以前,即使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它的胜利也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资产阶级革命本身的辅助因素……他们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首先必须创造新社会的物质条件,任何强大的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能使他们摆脱这个命运。”</FONT><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5" target="_blank"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A><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消灭社会分工的程度,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相反,它是无法改变和无法加以消灭的,其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并且,生产资料私有制不会在根本上阻碍社会对于公共权力范围内限制和消除社会分工的努力。<o:p></o:p></FONT></P>
<DIV ><BR clear=all><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HR align=left width="33%" SIZE=1>
</FONT>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ref1"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MS Song">[1]</FONT></A><FONT size=2><FONT face="宋体, MS Son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85页。</FONT></FONT></P>
<P ><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2> </FONT></P></DIV>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ref2"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MS Song">[2]</FONT></A><FONT size=2><FONT face="宋体, MS Son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20页</FONT></FONT></P></DIV>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ref3"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MS Song">[3]</FONT></A><FONT size=2><FONT face="宋体, MS Son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23页</FONT></FONT></P>
<P ><o:p><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2> </FONT></o:p></P></DIV>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ref4"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MS Song">[4]</FONT></A><FONT size=2><FONT face="宋体, MS Son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616页</FONT></FONT></P></DIV>
<DIV>
<P ><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post.asp?action=new&amp;boardid=4#_ftnref5"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MS Song">[5]</FONT></A><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71页</FONT></P></DIV></DIV>